第518章:研制成功,林厂长要开庆功宴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查看完整内容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整整两天两夜,他们对照着数据图表反复推演分析,最终发现,问题出在一个核心传感器的参数设定上存在一个微小的偏差。
    当他们修正了那个参数后,样机的温度曲线立刻恢复了平稳。
    然而,在这段艰苦攻关的日子里,科研室里总有一个不和谐的声音,那就是老资格的技术员陈木华。
    他从一开始就对李复兴主导的项目嗤之以鼻。
    每当研发陷入困境,陈木华的冷嘲热讽便会如期而至。
    当风道设计遇到瓶颈时,他便在角落里阴阳怪气地嘀咕:“异想天开,还以为自己是什么天才。搞了半天,连个风道都定不下来,还搞什么发明创造。”
    而当样机温控失灵,测试失败时,他更是毫不掩饰自己的幸灾乐祸,放声笑道:“我早就说过,让一个毛头小子领着你们瞎搞,能有什么好结果?这就是你们的成果,一个笑话!”
    每天林厂长出现,陈木华就瞬间切换到另一副嘴脸。
    他会立刻对林厂长报以谄媚的微笑,信誓旦旦地保证:“厂长,您就瞧好吧,我们科研室肯定能行。李股长的点子是很有前途的,过程曲折点也正常,我们一定能把这个空气炸锅搞出来。”
    话语间,他投向李复兴的余光里,却藏着一抹难以掩饰的轻蔑。
    林厂长对陈木华这种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做派毫无察觉,他一如既往地为大家鼓劲:“搞科研嘛,就是摸着石头过河。碰上钉子是家常便饭,只要大家拧成一股绳,就没有过不去的坎。”
    正是这番话,让李复兴和整个团队顶住了陈木华的冷嘲热讽,继续埋头攻关。
    很快,新的难题出现了。在一次功耗测试中,样机的实际功率远超设计标准,这意味着能源效率存在致命缺陷。
    陈木华的风凉话又如期而至:“我早就觉得这东西不靠谱。看看,现在连个功率都搞不定,将来就算造出来,这种电老虎谁要?”
    李复兴团队对此置若罔闻,他们选择用行动回应。
    通过夜以继日的加班,对电路重新设计,并更换了更节能的核心元件,经过反复校调,终于把功耗降到了理想的水平。
    在连续奋战了十几天后,空气炸锅的最终样机总算诞生了。
    大家早已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催促着李复兴进行最终测试。
    当切好的薯条被放入机器,没过多久,随着内胆被拉开,一盘色泽金黄、香气扑鼻的炸薯条呈现在众人眼前时,整个科研室都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
    同事们激动地拥抱在一起,分享着成功的喜悦。
    恰在此时,林厂长陪同上级领导也走进了科研室。
    看到这番景象和桌上的成果,两位领导脸上都洋溢着欣慰的笑容。
    上级领导拍着林厂长的肩膀,赞许道:“小林,你们厂的科研力量果然名不虚传!这个空气炸锅项目干得漂亮,要保持这股创新的劲头,为厂子再立新功啊。”
    林厂长谦虚地回应:“这都是领导您支持有方,也是同志们共同奋斗的结果,特别是李复兴同志,在项目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李复兴望着眼前的一切,心中百感交集。
    他明白,没有林厂长毫无保留的信任与上级领导的关注,成功无从谈起。
    至于陈木华的那些刺耳言论,李复兴早已释然。
    世上人有百态,思想自然千差万别,自己终究不是人见人爱的“大团结”,又何必苛求所有人的认可?再说,即便是钱,也总有人不屑一顾。
    随着第一台空气炸锅样机顺利完成测试,科研室里瞬间沸腾了,欢呼声几乎要掀翻屋顶。
    林厂长望着这群激动不已的年轻人,眼角眉梢都带着笑意。
    他拍了拍手,洪亮的声音盖过了喧闹:“都别激动,晚上食堂集合,我请客,给大家开庆功宴!”
    “庆功宴”三个字一出,科研室里的气氛被推向了新的高潮。
    大伙儿立刻三三两两地凑在一起,眉飞色舞地议论起来。
    “厂长亲自发话的庆功宴,伙食标准肯定高!”一个刚毕业不久的技术员压低声音,眼里却闪着光。
    这群研究员大多是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平日里靠着工资和补贴过日子,虽不愁温饱,但对“大餐”的概念还停留在想象中。
    一时间,油光锃亮的东坡肘子、焦香酥脆的炸鸡、鲜美醇厚的鱼头汤……
    各种平日里舍不得吃的美味,已经开始在他们脑海里轮番上演。
    在一片对晚饭的热烈期盼中,林厂长与上级领导交换了一个眼神,默契地退出了热闹的人群。
    两人并肩走向办公室,一路上,上级领导脸上的赞许之色毫不掩饰,显然对空气炸锅的问世极为满意。
    进了办公室,上级领导在沙发上坐定,喝了口茶,开门见山地说道:“小林,抓紧时间,再赶制一批样机出来,我准备送到商务部去。”
    林厂长闻言,立刻站直了身体,郑重地保证:“是!领导放心,我马上安排下去,保证完成任务。”
    上级领导满意地点点头,继续说:“小林啊,别小看这个铁疙瘩,它的市场前景非常广阔。现在国外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这种方便省事的新式厨具,肯定能打开销路。不过,成功一次不算什么,关键在于后续的改进和升级,绝不能固步自封。”
    林厂长赶紧翻开笔记本,拿起笔,准备将领导的指示一一记下。
    “样机送出去之前,你们内部一定要进行反复测试,把所有问题都摸排一遍。”
    上级领导的语气变得严肃起来,“性能要稳定可靠,这只是基础。还要多想想细节,比如不同国家的使用习惯、电压规格,我们的产品能不能兼容?外形设计能不能迎合海外市场的审美?这些小地方,才是决定我们能不能在国际市场上立足的关键。”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查看完整内容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