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自古君王为了美人而不顾江山,最终江山美人皆失,沦为亡国之君下场无疑是最惨。或者为了江山舍弃美人,赢得天下,却成为孤家寡人。
江山美人,并非不可兼得。身为君王,就该壮志豪情四海名扬。
这是周帝姬淳想法,由于操劳国事,姬淳也总觉得自己身体一年不及一年,常常感叹人生短短几个秋,想做的却是太多了。
与周帝待久了,陈如歌不禁为他身上帝王气象所吸引,这不就是传说中的霸总吗,货真价实的九五至尊,英明神武的天子。能兼顾事业和家庭的完美男人,这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都是少有。
只不过对于陈如歌如此,对于后宫其他人包括皇后在内,又不是这般想法。
万丰23年,陈贵妃又诞下一女,为周帝的五公主,取名为清月。吴皇后和众嫔妃皆松一口气,她们都深怕陈贵妃若是诞下皇子,极有可能威胁太子储君之位,甚至影响皇后位置不稳。
虽然陈贵妃连生二女,但周帝对其恩宠依然不减。
尤其是周帝非常看重三公主姬清影的培养,四五岁时,三公主姬清影不似其他公主那般喜欢斑彩夺目的饰品,而是一把训练用的小木剑。
陈贵妃便开始她的古代鸡娃之路,作为这个世界的大女主,姬清影自幼便展现其超越常人的资质和天赋,作为皇族子弟,日常教学的四书五经,当然是必修课。
周国自太宗圣德皇后执政后便开始注重文化教育,扩建太学,并且搜集天下书籍,进行抄录,以便供太学生学习阅读,因此有不少古代稀有书籍,陈如歌自己也经常阅读这些后世早已失传的上古书籍。
自学会认字读字之后,三公主尤爱看先秦兵书,也经常跟随母妃经常去太学借阅《孙子兵法》、《吴子兵法》、《孙膑兵法》、《司马穰苴兵法》、《六韬》等兵书。
尤其是对一本被太学博士们称之为《竹书纪年》的古书尤为感兴趣,里面的记载跟《尚书》、《史记》等传统史籍,和世人对古代历史认知有很大差异,在当时被视为奇书。
“昔尧德衰,为舜所囚也。舜囚尧于平阳,取之帝位。”
与世人普遍熟知的尧禅让舜,记载完全不同。
然三公主对其父皇说道:“昔日魏代汉、晋代魏,乃至太祖代晋亦名曰:禅让。想必舜代尧亦如此。”
“娥皇、女英恐为舜夺位后强占的帝女。舜被禹夺位之后,亦难以安身,被迫投河。”
这是三公主对娥皇、女英为舜帝殉情的凄美爱情传说,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伊尹放太甲于桐,乃自立,七年,王潜出自桐,杀伊尹。”
三公主以为:“身为帝王,皇权岂能旁落外臣,要么被权臣夺权被废而亡,要么诛杀权臣夺回大权。母妃说过,欲戴王冠,必受其重。帝王一旦失权,不仅自身性命不保,整个皇族、祖宗宗庙、江山社稷皆危在旦夕。这是事关生死存亡之刻,必须行非常手段。”
周帝姬淳暗自赞道,小小年纪便有如此意识,
“如有权臣掌握大权,影儿会如何应对。”
“孩儿绝不会允许这样的事发生,倘若出现,应及早以非常手段诛杀权臣,收缴兵权,分化其党羽。我大周江山自当由我姬氏皇族掌控,外臣可御,而不可交权。如若要征战天下,孩儿长大后愿替父皇分忧,领兵一统天下,实现太祖太宗未竟之事业。从而避免外姓将领以战功自居,从而拥兵自重威胁皇权,行废立之事。必须杜绝发生此类的一切隐患。”
“好!有志气!有想法!这才是我姬家儿女!”
周帝姬淳深以为然,这也是他最为担心。
此前天下大乱,将领们依靠战功上位夺权的比比皆是,周国开国皇帝姬明赫同样如此,趁着天下大乱,趁机通过举兵平叛,四处征战掌控兵权,靠着战功上位成为司隶校尉,司州刺史,掌控京畿重地,最终代晋自立为帝。
如今天下未定,列国纷争,要想灭其他诸国,必须将举国之兵交付于一大将统领,此将领非自己亲信嫡系不可,即便如此,倘若此将领有所野心图谋,通过征战获取战功进而把控军队,那么势必会对天子和皇权不利。
这也是周帝一直对全面开启征战天下的顾虑,不仅因为周国四面受敌,真正能调集兵力有限,同时也是深怕真要是有一大将能抵御四方敌军,还能诛灭诸国,那这能力必然是一代英雄豪杰,战功也必将功高震主,能不能被自己掌控,也未知。
倘若能有姬家子弟领兵,尤其是自己就是帝王或是储君,就如同当年开国的太祖太宗那般,那问题就可迎刃而解。
然而自太祖太宗以后,姬氏帝王和皇族就没有能领兵打仗的。姬淳大力提拔大将军陈如岳,也是看中陈如岳为人厚道,而且是陈贵妃的二兄,算是自家人,欲效仿当年汉武帝任用外戚卫青、霍去病为其开疆扩土。
但即便如此,外戚总归还是外戚,尤其是对于君王来说,自家兄弟都尚且需要防范。
此时周帝姬淳心中倒是有了自己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