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356章:罪在当代,功在千秋(第1/2页)
赵凌的话语,一字一句,精准地敲打在嬴政内心深处最沉重的那根弦上,道尽了这位开国帝王无人能解的无奈与孤独。
暴政?
若无这铁与血的淬炼,若无这严刑峻法的冰冷框架,这刚刚拼凑起来,名为大秦的庞然大物,恐怕早在六国旧贵族的反扑和底层积怨的怒火中分崩离析,化为齑粉。
让天下黔首休养生息?
在那人心浮动,危机四伏的帝国初期,那无异于给蛰伏的六国余孽递上磨刀石,让他们有充足的时间积蓄力量,掀起新一轮的血雨腥风!
如今是秦元年四十九年,距离嬴政横扫六合,一统天下已过去整整十年。
这十年,是帝国用铁腕强行缝合伤口的十年。
无数六国遗民倒在了严苛的秦律刑场上,更多的人则如蝼蚁般消逝在修筑万里长城和贯通南北秦直道的无尽劳役之中。
十年!
在这个人生七十古来稀,平均寿命不过三四十载的时代,那些曾在战国烽烟中拼杀过的六国老兵,他们的血性,他们的仇恨,也终于随着生命的流逝,被时光渐渐掩埋了大半。
赵凌看着父亲深邃的眼眸,语气带着一种承前启后的郑重:“父皇,朕今日能施以仁政,让黔首稍得喘息,其根基全赖父皇您之前十年如一日,以严苛铁腕铸造的帝国框架和对反抗力量的无情镇压。”
他直接点明了残酷的现实。
没有嬴政的“暴”,就没有他赵凌施展“仁”的空间。
嬴政的眉头不易察觉地微微一蹙。这话听着怎么如此刺耳?
赵凌敏锐地捕捉到父亲脸上一闪而过的阴霾,立刻话锋一转,笑容里带着安抚和清晰的逻辑:“父皇您莫要误会。朕的意思是,时至今日,天下黔首在严苛秦律,无休止的劳役和连年征战的压榨下,早已如同绷紧到极限的弓弦,濒临断裂。若朕继位后,仍延续父皇您那套铁血手段,继续施以重压……”
赵凌眼皮轻抬,做了一个绷断的手势,“父皇您强行缝合起这庞大帝国的线,恐怕会因用力过猛而彻底崩断!届时,民变四起,帝国根基动摇,可能短短两三世便覆灭。”
赵凌见嬴政还认真听着,随后笑道:“而朕继位后,反其道而行之,施以仁政。减轻赋役,开设医馆学舍,让黔首们能喘口气,能看到一丝活下去、甚至活得更好的希望。”
“有了前后如此强烈的对比,从父皇您时代的水深火热,到朕时代的稍见天光,他们便会真切地感受到变化!”
赵凌说着,双眼微微眯起,笑意耕浓了几分:“他们会将这份改善的生活,归功于朕!在他们眼中,朕就是将他们从深渊中拉出来的仁君!”
“即便是那些残存的六国遗民,他们祖祖辈辈何曾真正享受过太平与温饱?”
“朕给了他们做梦都不敢想的东西,他们……还会拿起武器,去反那给了他们活路和希望的皇帝吗?”赵凌的分析,直指人心。
天下黔首最朴素的诉求是什么?
生存与希望。
他们只是想活着,有口饭吃,有房子住罢了。
嬴政沉默着。赵凌能理解他过去的“暴”,他深感欣慰。
但此刻听着儿子如此清晰地剖析他的暴政是赵凌后来仁政的铺垫,心头总萦绕着一丝难以言喻的怪异感,仿佛自己成了儿子仁德之名的垫脚石。
他嘴角勾起一抹带着自嘲的冷笑:“照你这么说,朕这暴君的名头是铁板钉钉,洗刷不掉了?非但如此,还要间接成就你一代仁君的贤名?”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曾经被铁腕压得喘不过气的人,突然遇到一位仁慈的新君,那份感激涕零,可想而知。
赵凌脸上的笑容依旧灿烂,却带着无比的真诚和更深的历史视角:“父皇此言差矣!您只是暴君,却绝非昏君!这两者,天壤之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56章:罪在当代,功在千秋(第2/2页)
嬴政忍不住笑了:“暴君和昏君,又又何分别?”
赵凌嘴角一扬:“昏君是庸碌无能,祸/国殃民。而您只是选择了最有效,也最残酷的方式来缔造和维系一个亘古未有的统一帝国!您的功业,不在当下,而在千秋!”
他掷地有声地抛出了那个词:“您这也算是罪在当代,功在千秋!”
“罪在当代,功在千秋?”嬴政低声重复着这八个字,每一个字都仿佛有着千钧之重。
他咀嚼着其中的意味,脸上那抹冰冷的自嘲终于缓缓化开,取而代之的是一丝真正感兴趣,甚至带着探究的笑容。“这八个字,何解?细说。”
他并非真的不懂,但他想听听儿子如何诠释这充满矛盾的评价。
赵凌笑道:“父皇,您这可就有点明知故问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