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生,勿恃功而骄,勿怠忽职守!”
贺拔乐当即站了出来,躬身行礼,谢恩道:“多谢陛下!多谢太师!”
都督是州内最高武官,统领一州全部驻军(包括正规军与地方乡兵)。
负责制定州内军事防御战略(如部署边防据点、规划城池守卫),战时可直接领兵出征(如抵御外敌入侵、平定地方叛乱)。
有权调动下辖帅都督等武官,同时需向朝廷汇报军事动态,接受朝廷夏官府调遣。
是实实在在的军事一把手。
而南秦州则在面对南边萧梁的第一线!
美中不足的是,大周与萧梁已经多年和平了.....
不过,能得如此高位,贺拔乐已经知足了,感陈宴大人之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36章【二合一】加封(第2/2页)
内侍不徐不疾,继续宣读:“特擢新都侯世子王雄,为夏州司马,佐理夏州军政要务,赞画边防守御,务使军民相安,境土无虞;加授辅国将军,赐紫金鱼袋;封子爵,食邑一百户;另赏黄金三百两、白银五千两、彩缎百匹、良田四百亩、侍女百人,以彰其功,以慰其劳。”
“望尔益加勤勉,持心勿懈。赴夏州任上,当恪尽职守,同心协契,抚民以仁,治军以严,守好大周北方门户,勿负朕之知遇,勿负苍生之期盼!”
王雄昂首挺胸走了出来,朝龙椅与御座方向,躬身行礼:“多谢陛下!”
“多谢太师!”
王雄很清楚,这一定是自己父亲运作后,精挑细选的.....
这个位置必定磨炼人,也能极好的刷战功履历!
内侍又继续宣读:“特擢永昌侯世子豆卢翎,为灵州长史,总领灵州民政、刑狱、仓储诸事,佐刺史都督协理军政,务使灵州境内秩序井然,边民无扰。加授镇远将军,赐紫金鱼袋;封子爵,食邑一百户;另赏黄金三百两、白银五千两、彩缎百匹、良田四百亩、侍女百人,以彰其功,以慰其劳。”
“尔当谨记:灵州虽远,乃大周疆土;长史之职虽繁,系百姓福祉。至任之后,务须恪尽职守,持正奉公,与灵州都督同心协力,抚辑边民,整饬吏治,若遇边情则速禀中枢,勿遗勿误。切勿恃恩而骄,勿因事繁而怠,唯守初心,方不负朕之重托、百姓之期盼!”
豆卢翎快步走出队列,躬身行礼:“多谢陛下!多谢太师!”
这个位置是刺史的首席副手,相当于“州府总管”。
在刺史出巡或暂缺时,代行刺史职权。
日常协助刺史处理政务,分管文书档案、官员任免初步审核、接待中央使者等事务,是州府行政事务的实际统筹者。
实实在在的政务二把手!
豆卢翎知晓,父亲如此安排,必是想让他日后出将入相......
内侍清了清嗓子,又继续宣读:“特擢燕山侯世子寇洛,为右宫伯中大夫,掌宫闱宿卫之政令,统辖宫伯府属官,协理内廷仪仗,冀其整饬纲纪,益固宫廷之防;加授建忠将军,赐紫金鱼袋;封子爵,食邑一百户;另赏黄金三百两、白银五千两、彩缎百匹、良田四百亩、侍女百人,以彰其功,以慰其劳。”
“望尔益加砥砺,持忠守正,居右宫伯之位则尽心宿卫,无负宫禁之托;秉建忠将军之职则怀仁执勇,不忘报国之初心。若能始终如一,克尽厥职,他日更当有不次之擢,以酬其功!”
寇洛站了出来,躬身行礼:“多谢陛下!多谢太师!”
那眼眸之中,是藏不住的激动。
宫伯之位虽不如外放那般显赫,却是至关重要的,直接对皇帝负责,掌宫闱宿卫政令、侍从排班、内廷仪仗调度,是宫廷宿卫体系的核心长官。
换人话说就是,宫伯掌禁军......
而一般左主昼间宿卫、右主夜间宿卫,或左掌仪仗、右掌调度。
随后,内侍又继续宣读加封,贺若敦升任南秦州长史,封孝琰任万年县丞,梁士彦任长安县丞,高炅任万年县尉,陆溟封虎威将军,原渭州都督华皎升调灵州都督等.......
内侍宣读完其他人的封赏后,又抬手理了理明黄圣旨的褶皱,清了清嗓子,声音比先前更显庄重,握着圣旨朗声道:“魏国公听封!”
话音落时,阶下的陈宴缓缓上前,身形挺拔如松,沉声道:“臣在!”
随即侧身,双手交叠于身前,先朝龙椅上的少年天子躬身行礼,再转向御座上的大冢宰爸爸时,躬得更低。
两侧文武百官皆目光灼灼地望向,殿中那抹紫色身影。
有人不自觉地屏住呼吸,指尖悄悄攥紧了朝服下摆。
有人微微前倾身子,眼神里满是期待。
无论是文官,还是武将,心底都不约而同地念叨着:“来了,终于来了......”
他们都想看看居功至伟的魏国公、陈督主,会获得怎样的加封赏赐......
或许今日将见证历史!
内侍捧稳圣旨,念道:“西北者,我大周藩篱之重,边庭安危系于社稷根基。河州流民为乱,通天妖党构逆,吐谷浑部族恃强犯境,三患交织,边尘四起,百姓流离,朕心忧之。当此危难之际,魏国公陈宴以国为念,执钺出征,凭盖世之勇、经天纬地之谋,三战定西北,功绩彪炳,震古烁今,朕甚嘉之,特颁此诏,以彰其勋。”
“通天会妖言惑众,聚党羽于陇右,私铸兵甲,煽动河州流民为乱,图谋颠覆社稷,其势甚炽,裹挟数万之众,劫掠州县,焚毁仓廪,地方官吏莫能制。”
“魏国公奉旨讨贼,亲率劲旅星夜驰援,不泥古法,先抚后剿:察流民多为饥寒所迫,乃开仓放粮以安胁从;再督精锐直捣贼巢,斩杀通天会主,尽诛余孽,彻底剿灭此逆,陇右之地复归安宁!”
“吐谷浑部族倚骑兵之迅捷,屡犯我边境,掠我人畜,毁我稼禾,更有六千骑兵陈兵塞上,气焰嚣张。”
“魏国公临危受命,出塞迎敌,于河州与敌周旋月余,以智计困吐谷浑于枹罕,迫降其六千骑兵。”
“继而乘胜追击,亲率大军直捣吐谷浑王庭伏俟城下,列阵耀武,吐谷浑可汗惊惧不已,遣使乞和,签下城下之盟,立誓世代称臣,永不犯边!”
“魏国公三战三捷,拓土安疆,使我大周西北边境无虞,其忠勇可昭日月,其功勋可载青史。”
“今朕论功行赏,特加授魏国公为......上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