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诗会相争,王韦斗诗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56章诗会相争,王韦斗诗(第1/2页)
    “春日为题这有何难?”
    “我先来对!”
    钟黎阳率先站了出来,向前走了几尺,七步成诗,吟诵道:“蝶舞翩跹香满径,风摇翠色醉游人!”
    “还算是不错。”
    裴西楼略作细品,说道:“虽称不得上佳,也是写出了意境!”
    杜景淮亦是点点头,把玩着折扇,笑道:“钟氏的钟黎阳,倒也不枉在国子监学了这么多年。”
    说不得好,也算不得坏,至少是水平线之上。
    没有辱没国子监的名声。
    “细雨如丝润碧野,炊烟几缕绕丛芳。”
    又是世家子弟站了出来,朗声吟诵。
    “好!”
    “写得好!”
    周围人一众欢呼喝彩。
    有了这两人的打头阵,自负才华的长安世家子弟们,陆续站出。
    “燕归檐下鸣新曲,蝶舞花间觅旧踪。”
    “桃枝绽蕊映春池,粉瓣飘悠惹念思。”
    ......
    “中规中矩,勉勉强强,汇聚了长安这么多才子,就对出这种水平的诗.....”
    王知许摇了摇头,叹道:“着实令人有些失望啊!”
    这话乍一听像是在惋惜,实则配上那语气,字里行间皆充斥着嘲讽。
    就差直说,你们长安这些人真菜!
    “哈哈哈哈!”
    谢昂大笑,表述就更加直白,“确实是差强人意啊!”
    王谢二人的一唱一和,宛如一柄利刃,刺在长安众年轻才俊的心头。
    宇文橫与于玠亦是目光一凛,审视着那公然贬低的两人。
    他们当然清楚,萧梁这些人都是故意的....
    但现在斗诗,人家又是使团,不能直接发作。
    韦鹤卿与裴西楼等人相视一眼,站了出来,拱手轻笑道:“王公子既然嫌这些诗皆不够格,那由在下与你斗诗一局如何?”
    韦鹤卿,京兆韦氏,长安第一才子,任御史台御史。
    “如此甚好!”
    王知许眉头微挑,嘴角勾起一抹得逞,径直应道。
    终于是逼出了,这个长安第一才子....
    顿了顿,又继续道:“仅是比斗太过于无趣了,不如咱们加些添头?”
    “我出沧海月明!”
    说着,伸手取下了腰间的一枚玉佩,高高举了起来。
    一时之间,吸引了在场所有人的目光。
    “都出琅琊王氏的家传玉佩了,看来这王知许对自己,还真是无比自信啊!”
    裴西楼目睹这一幕,眉头微皱,沉声道。
    从王知许的动作与神态之中,他读出了势在必得。
    仿佛吃定了一般。
    杜景淮呼出一口浊气,喃喃道:“也不知道韦鹤卿能否招架得住....”
    两人的这番斗诗,杜景淮心中也没底。
    一方是长安才子,另一方是江南才子,皆是声名显赫。
    但南国的文学底蕴,却是远胜北境的....
    “那我出五百年前,书画大家赵坚真迹一幅!”
    韦鹤卿亦是不遑多让,朗声道。
    说着,朝自己身后的小厮,挥了挥手。
    示意其去将真迹取来。
    两人针锋相对的态度,将局势径直推向了最高潮。
    这已经不再是,两人之间的比斗,而是南北两个国度的比斗....
    胜者将踏着败者的脸面高歌。
    “取笔墨纸砚来,你我写在纸上,同时请在场大家评判!”王知许笑道。
    尽管这里是周国的主场,但王知许却丝毫不担心有偏向猫腻。
    因为己方这边,可是来了不少江南当世大儒。
    只要出现了包庇偏袒,周国文坛的名声就臭了....
    “如此甚好!”韦鹤卿点头支持,这般安排也算是公平。
    笔墨纸砚齐上后。
    韦王二人提笔挥毫。
    不消片刻,笔停诗成。
    “作为东道主,就由韦公子先出吧!”
    王知许抬了抬手,笑道。
    并非是他谦让,而是好东西要压轴出,才能效果最大化,击溃周国文坛的道心。
    韦鹤卿举起宣纸,不徐不疾,吟诵道:
    “春波潋滟映蓝天,绿柳垂丝系画船。”
    “桨破涟漪鱼戏处,桃花落瓣满湖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56章诗会相争,王韦斗诗(第2/2页)
    裴西楼点头,夸赞道:“韦鹤卿倒是不负他长安第一才子之名!”
    “文字凝练,意境深远,使春日美景跃然眼前!”
    裴西楼的心头,不由地松了口气。
    饱读诗书的长安第一才子,的确不是其他人所能碰瓷的。
    信手拈来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