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存在性不是被证明的,而是被编织出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开口后,他们也没有打断,别人的问题也可以成为他们的报道,即便现在听不懂,也可以等到回去以后再翻译。
    当然,也有准备充分的记者已经戴上了同声传译耳机。
    “众所周知,你之前研究的是凝聚态物理中的数学问题,并且在这一领域有不俗的成就,还在数学类顶刊《数学年刊》上发表过论文,请问是什么促使你将目光转向杨米尔斯方程的呢?”
    顶着黑眼圈的张凯萌有些兴奋,果然,他赌对了,作为唯一到现场的华夏记者,陈辉很给他面子。
    他也是有备而来的,在飞机上他并没有真的睡觉,这十几个小时他都在研究陈辉的学术经历,他甚至将陈辉的论文也打印了下来,即便看不懂,至少,他都大致浏览了一遍。
    如果说第一个问题是看在同为华夏人的份上,那么第二个问题,陈辉就能看到提问者的精心准备,对方的努力用心就藏在这个简单的问题后面。
    “公众们喜欢基于自己的常识,给陌生人贴标签,这有助于他们快速了解这个人,但事实上,这样的做法是片面的,尤其是涉及到前沿领域的研究。”
    陈辉依旧使用华夏语回答,“我们很难像初等教育那样,将一个问题分门别类。”
    “比如凝聚态物理,它既可以是一个物理学问题,也可以是数学问题,甚至,也可以是化学中的材料学问题……”
    “那为什么是杨米尔斯方程呢?”
    张凯萌继续问道。
    “当然是为了克雷研究所的一百万悬赏。”
    陈辉笑着说道。
    周围的记者们也都跟着笑了起来。
    “如果非要让我去想一个理由,那么就只能是这个了。”
    陈辉收敛笑容,“然而实际上,不止是我,我相信所有的学术研究者都是这样,我们从事一项研究工作,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动机,如果非要说的话,只是因为这个问题就在这里,而它刚好引起了我的兴趣。”
    张凯萌眼前一亮,继续追问到,“所以,你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算是吧!”
    陈辉点头。
    “下一个问题或许比较敏感,但我相信很多人都会很感兴趣。”
    张凯萌继续问道。
    其他记者们都不由得心生嫉妒,陈辉也太配合这位同样了。
    “您现在还是江城大学的本科生,请问未来您会选择留学还是留在江城大学深造呢?毕竟,普林斯顿或许是所有数学研究者的圣地……”
    张凯萌大胆开麦,“以后,你还会回来吗?”
    “谁说我要去普林斯顿了?”
    “我觉得江城大学的学习环境挺好的,暂时还没有留学的打算,普林斯顿必然是会去的,但去多久,以什么身份去,我也暂时还没想好。”
    “至于最后一个问题。”
    陈辉笑了,“我的家在蓉城,我当然是要回来的!”
    听到这个回答,张凯萌也笑了,此时此地,异国他乡,两位华夏人都感受到了对方心底的默契。
    接下来张凯萌又问了好几个问题,包括生活、研究等等,陈辉也都在不泄露个人隐私的情况下一一回答,整个采访过程持续了大约二十来分钟,张凯萌几乎独享了十五分钟。
    “我还有最后一个请求。”
    采访尾声,张凯萌再次说道,“您可以站上舞台,由我们为你拍一张封面照吗?”
    “当然。”
    陈辉趁势走出记者们的包围,回到舞台。
    记者们看着舞台上这位年轻帅气的小家伙,不由为之目眩。
    老天爷还真是不公平,他在数学上有如此惊人的天赋也就罢了,为什么还要赐予他一副这般帅气的面孔?
    “我艹!”
    “早知道是来采访这么劲爆的事情,我肯定没有半点怨言!”
    扛着摄像机走出报告厅,王大海兴奋得浑身发抖。
    他不过是黑圆乡村报的小小摄影师,平时哪怕是在国内采访,也都是坐小孩那桌的。
    可刚才,与无数国际顶尖媒体同台竞技,并拔得头筹,这是他从未体验过的感受。
    在异国他乡,看着同胞取得让西方人都热衷的成绩,这样的感觉,同样奇妙。
    “之前忙着看资料呢,哪有功夫理你,不然你一路上都在骂骂咧咧的,我早就换人了。”
    张凯萌心情同样大好。
    “别,大哥,下次有这种急差你还叫我!”
    王大海赶紧说道,“咱都是多年老搭档了,用着顺手。”
    “走走走,好不容易来布达佩斯一趟,我请你吃点匈牙利特色。”
    他试图用美食蛊惑老搭档。
    张凯萌却摇头,“现在还不是庆祝的时候,我们得回去把今天的素材整理成报道,争取能今天下午就发出去,也让国内的同胞们早点高兴高兴!”
    ……
    华夏,庐州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