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更深入了解古混沌晶核,双方合作互利共赢。
    “我们同意合作。”星衍站起身,“四域文明将与星旋文明共建‘跨星域混沌防御联盟’,第一步,共享混沌能量研究数据,联合研发能彻底中和余波的‘共生星旋净化装置’;第二步,在螺旋星域搭建防御防线,阻止余波进一步扩散;第三步,共同探索混沌余波的传播规律,找到从源头切断余波的方法。”
    星穹眼中露出喜色,他取出星旋文明的核心技术手册,递交给星衍:“这是我们研究混沌能量的所有成果,包括余波的检测方法、暂时封印技术,希望能为合作提供帮助。”
    二、共生星旋装置研,跨域防线初搭建
    合作达成后,四域与星旋文明的联合研发团队立刻在光脉新域的“共生技术工坊”集合。工坊内,四域工匠与星旋文明的科研人员围坐在一起,桌上摆满了能量晶体、研究数据与设计图纸——共生星旋净化装置的研发正式启动。
    “共生能量擅长中和邪能,星旋能量擅长稳定能量,两者融合的关键是找到能量频率的契合点。”光衍族长调出共生能量的频率图谱,图谱中,四色能量的频率曲线如同起伏的波浪;星旋文明的科研人员则调出星旋能量的频率图谱,曲线呈螺旋状,与共生能量的波浪曲线有三处明显的交点。
    “这三处交点就是频率契合点!”星旋文明的首席科研官星澜激动地说,“我们可以在装置中设置三个能量融合节点,分别对应契合点,让共生能量与星旋能量在节点中自然融合,形成‘共生星旋能量’,中和混沌余波的效率会远超单一能量。”
    研发团队立刻分工:四域工匠负责制造装置的核心框架,采用星涡族的鸿蒙金属与星旋文明的星旋金属混合铸造,确保框架能承受两种能量的融合冲击;星旋科研人员负责设计能量融合节点,在节点中镶嵌星旋晶体与共生本源晶体,引导能量融合;冰璃与赤烽则负责测试装置的净化效率,确保装置能在不同浓度的混沌余波中正常工作。
    七天后,第一台共生星旋净化装置研发成功。装置呈圆柱形,高两米,直径一米,外壳由银紫色的混合金属制成,表面刻着四色共生纹路与螺旋状星旋纹路;装置顶端的能量出口,能释放出淡蓝与四色交织的共生星旋能量。
    测试现场,研发团队释放出低浓度的混沌余波。当装置启动时,共生星旋能量如同柔和的光雨,覆盖余波所在区域。暗紫色的余波在能量光雨中快速消散,不到一分钟,测试区域的余波浓度就降至安全阈值以下。“净化效率达到预期的十二倍!”光衍族长看着监测数据,脸上露出笑容,“高浓度余波的净化测试也通过了,装置能持续工作七十二小时,无需补充能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18(第2/2页)
    与此同时,跨星域防御防线的搭建也在同步进行。四域与星旋文明的工匠们在螺旋星域的边缘搭建了五十座“共生星旋防御塔”,每座塔顶端都安装着共生星旋净化装置,塔之间由星旋能量带连接,形成一道横跨千光年的防御线。
    星穹带领星旋文明的守卫队驻守防线,当混沌余波靠近时,防御塔自动启动,共生星旋能量形成巨大的净化光罩,将余波彻底中和。“防线已成功阻挡三次余波冲击,螺旋星域的傀儡数量明显减少。”星穹通过跨域通讯向星衍汇报,“我们的民众终于不用再躲在地下掩体里,这一切都要感谢四域文明的帮助。”
    三、混沌余波寻源头,星核深处藏线索
    随着跨星域防御联盟的稳定运行,研发团队开始深入研究混沌余波的传播规律。墨渊的暗核探测器在四域与螺旋星域之间的“暗尘带”中,发现了混沌余波的传播轨迹——轨迹并非直线,而是呈螺旋状,且每经过一个星域,余波的能量频率就会发生细微变化,像是在刻意躲避某种能量。
    “余波的传播轨迹与古混沌晶核的能量频率高度相似,却多了一种未知的‘引导频率’。”墨渊调出暗核探测器传回的数据分析图,“这种引导频率不是晶核自带的,像是有外力在操控余波的传播方向。”
    星旋文明的星澜立刻补充:“我们在螺旋星域的废墟中发现了一块‘混沌引导晶’,晶体内储存的能量频率与引导频率完全一致。这块晶体来自‘域外混沌带’,是混沌能量的发源地,也是古混沌晶核的诞生地。”
    星衍意识到,要彻底解决混沌余波危机,必须前往域外混沌带,找到引导余波的源头。他与星穹商议后,决定组建“跨星域溯源小队”,由星衍、冰璃、赤烽、墨渊与星穹、星澜组成,乘坐经过改造的“共生星旋战舰”,穿越暗尘带,前往域外混沌带探寻真相。
    共生星旋战舰的外壳融合了鸿蒙金属、星旋金属与暗核金属,能抵御域外混沌带的极端环境;战舰的能量核心则搭载了十台共生星旋净化装置,确保航行过程中不受混沌余波的影响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