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些策略何等正确。”
说完,张永环顾其余七虎。
谷大用、丘聚等人纷纷附和,在正德帝面前齐说杨一清的好话。
很奇怪,刘瑾却沉默不言。
正德帝被他们说动。站起身:“杨一清不是跟朕要五十万两银子嘛?朕这回不过了!给他八十万两!”
“两年之内,朕要他修出六百里边墙!五十座屯堡!开垦十万亩军屯!”
“另外传旨吏部,加授杨一清资德大夫散阶!”
“只要他替朕经营好陕西,守好河套。他要钱朕便给钱。要物朕便给物。要兵朕便给兵。要官位朕便给官位。”
张永夸赞:“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皇上真有古贤君御下之风啊!”
谷大用、丘聚、魏彬等人纷纷附和。
刘瑾此刻表现出了没格局的一面。
他心中暗道:我才是八虎的首领!你张永今日怎么越俎代庖?领着谷大用他们一个劲夸杨一清?
即便咱们八虎要帮杨一清,也该我刘瑾领着头去帮!蛇无头不行。八虎谁是头得理清!
内阁和七位巨宦破天荒的意见一致,共同支持杨一清的安边策。
刘瑾却打定主意,这回一定要使坏!
傍晚时分,正德帝回宫。
正德帝先去了慈宁宫,给张太后问安。
张太后面露不悦:“照儿,哀家听说你今日又在御苑疯野了一天?”
正德帝沉默不言。
自从弘治帝驾崩,张太后守了寡,就成了喋喋不休的话痨:“照儿,一国之君当以国事为重。怎能痴迷游乐,荒废政务?”
“先皇是勤政的君主。你要跟先皇学!”
正德帝听这些话听的耳朵都快起茧子了。他嘟囔道:“朕在御苑又不是光玩乐。一样处理政务。”
张太后怒道:“胡说八道。在御苑怎么处理政务?”
正德帝不再说话。他反驳张太后一句,张太后能还他十句。
数落完正德帝,张太后道:“今日你笑嫣姨进宫了。她说,两日后锦衣卫的人会护送李东阳家的女儿去山东莱州,跟破奴完婚。”
正德帝道:“去外地完婚?是朕没体谅常、李两家啊。把常破奴派出京巡盐,耽误了他的婚事。”
正德帝希望看到常、李两家尽快完成政治联姻。
在十五岁的正德帝的构想中,他会弃用刘健、谢迁,却会将李东阳留在内阁。
从慈宁宫出来,正德帝在刘瑾的陪同下回了乾清宫。
晚间,刘瑾伺候正德帝安歇。
刘瑾突然冒出一句:“杨一清所奏.似乎不妥。”
正德帝皱眉:“哦?有何不妥?”
刘瑾答:“保河套这个目的是对的。但手段不应该是修边墙。”
正德帝来了兴趣:“哦?都说宫里张永最懂军事。刘大伴儿最近也对军事有所涉猎?”
刘瑾道:“回皇上,老奴不懂军事。却懂一点史书。”
“纵观史书,大部分皇帝都大修长城边墙。但有三位堪称天骄的帝王不修长城边墙。”
“一位是汉武帝,一位是唐太宗,一位是我大明太宗皇帝。”
“这三位无一例外,都是横扫草原,将北虏打得不敢南顾的大有为之君主!”
“只有弱者才修边墙困守。真正的强者,如太宗皇帝,会御驾亲征,带兵深入草原,横扫北虏。让北虏不敢有觊觎之心。”
“都说长城有一万里。可是宋时不见万里长城挡住金人的铁蹄啊!弱者如钦、徽二宗,一样当了金人的俘虏。”
“皇上您年仅十五。用不了几年,您就能成为汉武帝、唐太宗、明太宗一般大有为之君主。”
“到时候,您带着咱大明军队横扫草原。鞑靼人哪里还敢南下入寇?边墙修了也是白修。空耗银两罢了!”
刘瑾开始犯历史上大部分宦官都会犯的错误:进谗言,扰国策。
他这样做的目的,无非是借针对杨一清,打压张永的风头。
刘瑾太了解正德帝的心性了。他这一席有理有据的谗言,句句说在了正德帝的心坎上。
正德帝坐到龙榻上,沉思良久。随后道:“大伴儿所言极是!只有安于现状的软弱君主,才会将守御疆土的希望寄托在长城边墙上。”
正德帝被刘瑾绕进去了!
他不想想,如今大明的军事实力,能跟汉武帝、唐太宗、明太宗时期相比嘛。
即便你正德帝要整饬军事,让大明的军事实力上几个台阶,那也是以后的事。
在当下,安边最好、最直接的手段就是修边墙。
刘瑾道:“依臣看,既然内阁也好,张永等人也罢,都支持杨一清的安边策。那您不能驳回杨一清的建议。但也不能完全认同。”
“边墙还是要修。不过不是数百里。修个四十里意思意思也就成了。”
正德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