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消失的五百六十万两国帑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都要光明磊落。这道奏疏还是署我的名字吧。”
    常风劝他:“陈部堂,我常风是死猪不怕开水烫。横竖早就将内阁得罪了。你若署名.官位断乎不保。甚至会身陷不测之地。”
    陈清脸上泛起笑容,说了一句令常风振聋发聩的话:“为江山社稷,虽千万人吾往矣。”
    “虽千万人吾往矣”,语出《孟子·公孙丑上》。意思是纵使面对千万人的阻止,我也要勇往直前。
    任何一个通过苦读四书五经步入仕途的两榜进士都知道这句话。
    可惜,书要看什么人读,什么人用。
    他们中的大部分都蜕变成了大明的蠹虫。
    像陈清这样真正将这句话放在心中的,凤毛麟角而已。
    常风道:“我愿与陈部堂联名。为了民脂民膏不被蠹虫们啃食殆尽,即便粉身碎骨又如何?”
    陈清道:“常风,我果然没看错人。别人都以为你是个屠夫,我却认为你是个壮士。”
    陈清先署了名。常风在他后面署名。
    这是一道会得罪九成九在京文官的奏疏。
    往严重一点说,这道奏疏指出了弘治盛世埋下的亡国隐患。
    谁上在这道奏疏上署名,谁的仕途堪忧。
    然而,壮士不止陈清、常风两位。
    当晚,陈清的学生,兵科给事中徐忱也在奏疏上署了名字。
    徐忱,弘治九年三甲第九十五名进士。他的殿试排名很靠后。官场升迁艰难。为官九年,才是个兵科给事中。
    好在吏部尚书马文升在今年的京查中发现了徐忱是个恪尽职守的人。
    吏部正在走升任程序,他即将被破格提拔为浙江参议。
    在这道奏疏上署名,他的升迁之路将戛然而止。参议官帽绝对戴不到他头上。
    但为了“江山社稷”四个字,徐忱还是在奏疏上写上了自己的名字。
    有其师,必有其徒。
    一天之后,乾清宫大殿。
    正德帝手里拿着《仓储空虚可虑疏》。那双手微微颤抖。
    正德帝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刚刚登基,接手的“充盈国库”,亏空竟达六成至多。
    陈清、常风、徐忱三人跪倒在他的龙案前。
    正德帝放下奏疏,猛然将龙案上的铜罄摔在地上,发出一声祖传龙啸:“欺天啦!”
    “国库五六百万两银子,竟被在京文官们吃吃喝喝耗费掉了。”
    “刘健、谢迁、李东阳久任内阁,断乎不会不知。可他们竟瞒着朕!”
    “朕是一国之君啊!竟连国库存银的实数都不知晓!”
    正德帝又拿起了奏疏,扫了几眼。随后发出一声感慨:“越是盛世,越出蛀虫啊!”
    “文官们就像是大大小小的蛀虫,附着在大明这棵参天大树上。”
    “如果朕对他们不管不顾,他们迟早会蛀空这棵大树的根基。”
    也怪不得正德帝龙颜大怒。吃吃喝喝能吃掉国库六成存银,这事耸人听闻过了头。
    这还不算什么。这么大的亏空,内阁三阁老也好,户部尚书也罢,竟然一直瞒着皇帝。
    欺君,不光指的是欺骗君主。同时也指对君主隐瞒不报。
    正德帝道:“呵,前两天‘弘治后三君子’还摆出一副贤臣模样,领着文官们上奏疏,劝朕勤政。”
    “今日朕倒要听听他们如何解释这天大的亏空!”
    “刘瑾,宣旨,让那三位君子入宫见驾!”
    (本章完)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