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2.岳文轩的威望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邵瑞康已经在一夕之间成熟起来,对于外公和几个舅舅的下乡安排,并没有提出什么不同意见,很痛快的欣然接受。</P>
    反倒是大儿子家的孙女岳青梅和二儿子家的孙女岳青荷,对于长辈的安排很不满意。</P>
    她们两个仅仅相差一岁,就算是岳青梅这个姐姐也不过只有十七岁。而十六七岁的年纪正是充满幻想的时期,两人更愿意响应国家的号召,去更艰苦的地方插队。</P>
    她们觉得自己的老家岳家村就在离家二十多里的郊外,去老家插队和在城里生活又能有多大的差别?</P>
    这两个孩子年龄不大,却是胆大包天的性子,为了实现自己的愿望,甚至结伴去知青办偷偷报了名。</P>
    幸亏家里人发现的早,这才没到不可挽回的地步。</P>
    为了防止这两个胆大包天的丫头再出什么幺蛾子,岳鸿泰干脆亲自出面,快刀斩乱麻的确定了她们下乡的地点。</P>
    安排这么一点小事,对于岳鸿泰来说很简单。别说他这样的身份,就算是普通家庭,只要是愿意响应国家号召,在下乡刚开始的这个阶段,也可以和相关人员协商下乡的地点。</P>
    如果想让自己的孩子加入农场,难度会比较大,毕竟农场的知青有工资,除了工作累一些,和城里的青年也没多大区别。</P>
    如果愿意让孩子去农村插队,想要选个地点,运作起来就没那么难了。</P>
    也就是刚开始的时候,各项政策还没有正式实施,否则的话,根本不用岳鸿泰亲自出面就能轻易把这件事情办成。</P>
    等以后下乡的安置政策相对成熟,知青本来就可以优先选择去原籍插队。</P>
    下乡的插队地点确定下来之后,岳家反倒不着急把三个孩子送走,而是尽量的拖延时间,希望三个孩子能够走得晚一点,也能少受几个月的罪。</P>
    一直到了七零年四月份,实在是拖延不下去了,才在知青办的催促之下,一家人把三个孩子送走。</P>
    送行的那一天,三个孩子穿了一身绿军装,胸前挂了一朵大红花,登上了一辆专门运送知青的大卡车。</P>
    几个送行的长辈,觉得孩子们就要去吃苦了,担心他们坚持不下来,脸上的神色还有点难舍难分。但三个孩子却是一脸的笑容,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和憧憬,脸上没有一丝离愁别绪。两代人的思想,在这个时候简直就是鲜明的对比。</P>
    把三个孩子送走之后,家里的长辈们倒也没有太过担心。毕竟他们去的是老家,有老家的亲人照顾,不可能出什么事,顶多也就是受点累、吃点苦。</P>
    而且老家离市里也就二十多里地,实在是想念的时候,还可以随时去老家探望。距离这么近,也不用专门请假,可以抽星期天的时间跑上一趟。</P>
    考虑到青梅和青荷虽然都是特别聪明的孩子,但到底年龄还小,又都是女孩子,岳鸿国和岳鸿泰这两个当父亲的终归还是不放心,两人商议了一下,决定每隔一段时间便去探望一趟。</P>
    六月份的时候,岳鸿国带上三家各自给孩子准备的东西,抽周日的时间跑了一趟岳家村。</P>
    回来之后一直长吁短叹,一直心疼三个孩子吃了大苦、受了大累,好多天都睡不好觉。</P>
    如果他早几天去,肯定不会有现在的感受,但他去的时候正好赶上村里收麦子,正是一年当中最苦最累的时候。</P>
    每年到了这个阶段,就算是村里的壮劳力也都要累得脱一层皮,三个孩子刚刚来农村适应了两个月,哪里能适应得了,从早干到晚,回去之后差不多也就累得虚脱了。</P>
    岳鸿国赶在这个时候去探望,正好看到他们最凄惨的样子,偏偏还无能为力,虽然心里很难受。</P>
    八月份的时候换了岳鸿泰去岳家村探望,情况就好了很多。</P>
    夏天在烈日下劳作,虽然很辛苦,但除草的劳动强度并不大,几个孩子都能坚持下来。</P>
    而且经受过夏收的磨练之后,几个孩子的意志也算是被初步锻造了出来,已经逐渐适应了农村的艰辛劳作,不再像刚开始那样承受不了。</P>
    看到三个孩子的精神面貌还不错,岳鸿泰返程之后把所见所闻说了出来,几位家长总算是放心了几分。</P>
    岳文轩自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