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之后,也解释了两句:“主公放心,不过如今我还要先琢磨一下家兄信中的一些点拨,赶紧交代军中工匠打造新的攻城器械。安排下去之后,我自会抽时间把这些文书工作料理了。”</P>
刘备当然没急到那种程度,他也相信诸葛亮对轻重缓急的判断,便好奇地追问:“哦不知先生又从令兄破彭城之战中,受到了何种启发”</P>
诸葛亮便指着诸葛瑾的书信,分析道:“家兄信中提到,他在彭城时,朱灵也是想方设法拖延时日,他攻城耗时最多的环节,也是浪费在填河上、以确保重型器械能过河。</P>
家兄用到了一种把葛公车截短数倍、缩小一些尺寸的填土车,后来还有所改良,能够不用把车推进河里,而是卸了土方后再拖回来重复利用,我觉得此物可以再加改良,而且立刻就能用于弋阳战场。到时候自然是李通的末日了。”</P>
刘备闻言颇为欣慰,又稍稍关心了几句细节,不过技术上的东西他也听不懂,就没深问。</P>
……</P>
诸葛亮离开中军帅帐后,就回到自己帐中思索了复盘了一番,又写写画画算算,鼓捣了一下午。</P>
傍晚时分,他就拿着自己改过的草图,招来一群原本负责组装葛公车的工匠,让他们用现有的木材造一些新玩意儿。</P>
工匠们问了细节,觉得制造上并没有难度,便领命而去。</P>
诸葛亮搞定了这边,这才回去帮刘备写信,召集刘表、刘璋派人参会。</P>
如此两三日后,诸葛亮改良过的填河车终于出炉。</P>
跟诸葛瑾当初随便拍脑门因陋就简造的重型大车相比,诸葛亮造的这款要小巧灵活得多——</P>
这也是因为诸葛亮一开始就想着卸了土后把车拖回来重复利用,而不是直接沉河。所以这种车的尺寸,也就没必要跟护城河的深度相当、以确保沉河后能起到桥墩的效果。</P>
因此,诸葛亮设计的最终成品,也就颇为近似于后世工地上民工们推混凝土泥浆用的那种手推车。左右两根推车用的扶手,两个轮子,一个可以往前倾倒的车斗。</P>
与后世工地混凝土推车相比最大的区别,在于诸葛亮造的推车后部挡板特别高特别宽大,比士兵的身高还高,比人的宽度还宽出两三尺,而且左右两侧延伸部分有往后凹斜,类似于后世老式重机枪和反坦克炮的防弹盾。</P>
毫无疑问,这块比人还宽大的木板,就是用来确保推车士兵能免疫守城敌人箭矢攒射用的。有了这块木质护盾,也就不需要车斗本身的尺寸比人高比人宽了。</P>
要是载重部分的车斗、造得跟诸葛瑾款一样宽大的话,那诸葛亮这一款也不可能一个人推得动了。</P>
所以,不能说诸葛亮的这个改良版就一定比诸葛瑾的好,只能说两者各有不同的应用场合。</P>
诸葛亮的版本更灵活、便宜,而在赶施工时间方面,则不如诸葛瑾那款那么快。所以诸葛亮款更适合“需要赶时间,但又没那么赶”的情况,泛用性更好。</P>
随着新填河车出炉,诸葛亮第一时间请刘备去观摩了一下。</P>
刘备也是过过苦日子的,知道平时百姓服徭役修河筑城都是怎么运土方的。看到这车后,不由大赞:</P>
“先生真是功德无量,此物不仅攻城填河便利迅捷。哪怕将来不打仗了,只是用来给徭役百姓运土运石,也能节省不少民力——不过民用的时候,车斗后面这块木板就没必要造那么大了,百姓干活时又不用遮挡箭矢,还能节省些材料、重量。”</P>
诸葛亮闻言也颇为欣慰:“主公果然体恤民间疾苦,虽在战时,却立刻想到了此物在民间的用途。其实我在琢磨的时候,也想到了这一长远用途,算是不谋而合了。”</P>
刘备点点头:“既然此物灵活便利,如此好用,明日就以此车填河,攻破弋阳。另外,也可以让部队适时调整部署、撤去西门营地,围三缺一了。</P>
等我们填河进展迅猛,李通必然胆寒。到时候放开西门,让他麾下士卒逃亡,岂不是跟子瑜破彭城时一模一样了还别说,你们兄弟攻城攻心,都是一般手腕,果然是一家人。”</P>
得了刘备正式命令,诸葛亮立刻就去安排。</P>
次日弋阳城下,新式的单人推土车,就在战场上出现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