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 张松法正VS黄权王累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你怎么连这点道理都说不清楚?要我说来,黄权、王累那些见解,完全是舍本逐末,容易驳斥得很呐,你就该直接反驳的!”
    张肃面容冷静:“我是能想到他们所言,确有些许不妥,但我不宜私下攻讦,不然还显得我受了孙邵好处,想要帮刘备呢。身为别驾,自当避嫌。”
    张松气得直摇头:“既如此,明日你带我和孝直一并觐见主公,我自有说辞既避嫌,又把道理跟主公说透。”
    张肃对于这一点倒是没有反对,因为刘璋已经给他授权了,而且是公开辩论,对事不对人,也就不存在进谗言的嫌疑。
    次日一早,张肃就带着张松、法正来到刘璋处。而持反对意见的王累、黄权果然也准时到了。
    张肃今天不想开口,他只是个意见搜集者,所以就是二对二,这个辩论很公平。
    王累一方,显然也是昨晚从刘璋处得知了“正方”的最新“辩论意见”,也就是张肃昨天告诉刘璋的那些话,所以也做了充分准备,组织好了“辩词”过来的。
    王累一开口就建议刘璋:“主公,若是担心不派人去观礼,有可能得罪刘备,我们完全可以找到借口的。比如,主公可以称病,又说宗室中人无有年长胜任者。
    且蜀中之人常年不曾出川,舟车劳顿、水土不服,恐生不美。至于对梁孝王陵重修一事表示致意,完全可以有别的替代方式,比如就在成都郊外锦屏山设坛遥祭,主公亲临祝祷、请那孙邵全程观摩。
    对于通灵的鬼神,也没说非得去沛郡祭奠,他们在天上才看得见吧!神灵魂魄,不都是能飘忽四海的么?如此,岂不是两全其美,既尽到了汉室宗亲的责任,又避免被刘备夹带裹挟、另外生事得罪曹操。”
    张松和法正也没想到王累居然堵漏堵得这么快,这番鬼神之说,虚无缥缈,还真没法反驳,毕竟祭祀这玩意儿有的人讲究“心诚则灵”,也没规定非要在什么地方啊。
    就算在成都郊外锦屏山,只要够隆重够正式,要是刘备还挑刺,那就是刘备不占理了。
    张松知道没法在这个问题上再纠缠,只要主动把话题引向核心矛盾,他对刘璋拱手一礼,然后就转向王累质问:
    “此法虽然也可以圆转,但终究多此一举,枉做小人——王从事说派出使者去沛郡,有可能被刘备裹挟,那我倒是想问问你,刘备具体还能如何裹挟我们?”
    王累昨晚一直都在琢磨怎么反驳张肃的话,脑子一时转不过来,旁边的黄权连忙接过话头,侃侃而谈:
    “刘备想要裹挟我们,办法可就太多了。比如刘备要是让天下汉室宗亲的代表、联署一份讨伐曹贼的檄文,我们派去的人在上面署名了,刘备故意到处散发,不就是把我们绑上了他的战车?
    当然这只是其中一种方法,我素知诸葛瑾多谋,诸葛亮神算,他们就算想出更奇巧百倍的计谋,强行离间我军与曹操,也是不奇怪的。”
    张松听完,立刻应声反驳:“我当是什么奇招,不过是这些纸面上的裹挟,又何足道哉?主公若是担心这一点,完全可以给观礼使者几份文书,让他送达刘备。
    文书只要措辞巧妙,对使者的权限巧加限制,只授权他做某些事。至于超出权限的事情,就算使者被刘备逼着署名,那也只是他的个人行为。
    只要我们再派人去许都朝廷例行入贡,巧意申明,曹操岂会因此迁怒我们?到时候曹操也是拉拢我们都来不及呢——所以,主公只有派人去沛郡,才能更好地左右逢源。”
    黄权一时语塞,只是觉得这种做法不可信,斟酌道:“此法虽听起来有些道理,但实施起来必然千难万难,一州别驾出使他州,到了地方后再拿授权搪塞,对方岂能不怒?
    若是百般寻衅之下,使者露出破绽,被刘备抓住把柄,欲加之罪,到时候反而不美。诸葛瑾、诸葛亮之智,会搞出什么阴谋来,实在非我等能揣测,所以最安全的决定就是不要跟姓诸葛的打交道,他们不管说什么我们都不予理睬。”
    张松闻言,哈哈大笑:“黄公衡!亏伱平日也自吹多谋之士,竟然胆小如鼠到听说诸葛二字,就不敢与之交涉的程度!我有一法,可保主公结交刘备、万无一失!”
    张松把这大话撂下了,始终居中看戏的刘璋,也终于好奇起来,主动垂询:“哦?愿闻其详。”
    张松一抖袍袖,奋力振衣道:“主公完全可以派一个不怕丢官的属下为使者,这样一来,就算他到了沛郡后,被诸葛瑾、诸葛亮摆布,误信做了什么得罪曹操的举动。
    等他回来之后,如若曹操不计较,那主公也乐得继续装聋作哑。若是得罪得狠了,主公想要向曹操示好、修复关系,完全可以将这名使者贬官罢免,然后对曹操说,这一切都是那使者的个人行为!”
    刘璋一听,这个安排确实是万无一失了。毕竟对外解释某某某的行为是个人行为、不是授权行为,外人是不会听的。
    但你如果彻底把那人罢官惩处了,或者做些可以公示的举动,为万民所见证,然后再去向曹操服软,那不论此前怎么得罪,都是能圆回来的。
    不过此法也有一个难处,那就是这个使者的人选,直接就从肥差变成了苦差,毕竟将来背锅的可能性很大。
    这种情况下,再让张肃去的话,刘璋都觉得有点不好意思了。
    张肃也看出了主公的犹豫,又看到黄权、王累也被这番说辞给镇住了,无法反驳,便叹了口气,打算主动请缨。
    但就在这时,张松抢先跳了出来:“主公,我出的这个主意,若是让别人去冒险,难免不是君子所为。所以,如蒙主公不弃,松愿亲自担任这个使命。
    到时候,松如若应对得当,左右逢源,既稳住了刘备,也没得罪曹操,那松归来之后,也能安心领受主公的升赏。
    如若松把事情办砸了,被刘备裹挟、害主公得罪了曹操,到时候主公尽管把我贬为庶民,甚至把我押赴许都都行,就告诉曹操,那一切得罪曹操的行径,都是我个人所为,松绝无怨言!
    如此,则无论如何都不会导致主公得罪任何一个诸侯,主公还能白白获得共襄盛举的美名!”
    张松如此忠义,听得刘璋终于悚然动容。
    确实,黄权、王累看起来也有些忠义,但他们肯主动背锅么?
    想到这儿,刘璋也下意识看向黄权、王累二人。
    可惜,这是不可能的,因为黄权、王累始终反对刘璋和刘备交往。就算他们忠义,他们也不会去背锅做一件他们反对的事情,这根本犯不着。
    刘璋见二人不请命,终于拍板:“子乔果然有忠义之心,那这事儿就交给你了。我自会给令兄另授要职,至于这益州别驾之职,就暂时由你接任,即日便可随孙邵去沛郡。”
    一旁的王累脸色难看,最后只是挤出了一句提醒:“既如此,属下不敢再反对主公之决议,只是希望主公记得今日之言:将来张松若真是擅作主张、导致主公不必要地得罪了曹操、为我蜀中惹来兵祸,到时候,主公一定要将那惹祸之人从重治罪!”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