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6章 肃清蜀患,荆州又乱(六千字大章)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备一个全新的益州。
    不过,诸葛亮忙活这一切的同时,益州以外的世界,却不会等着他慢慢做完这一切。
    就在七月份,诸葛亮刚刚初步安排好这些工作时,从荆南就送来一份急报,直接送到成都。
    急报是刘备亲自让人送来的,后面还附了司徒诸葛瑾的意见。
    封皮上写着尚书令诸葛亮亲启,里面的内容则写着:请诸葛亮看完后,立刻交给张飞和甘宁。
    诸葛亮不敢怠慢,立刻看了一下公文的内容。
    原来是夏天的时候,曹操在关东、得知刘备趁着去年年底大雪封山、刚刚攻打了刘璋。
    于是唯恐被刘备白捡便宜,就想趁着刘备一部分兵力被牵制在蜀中、尚未调回的时间差,在东线抓住时机搞一些动作。
    否则,曹操要是什么都没干,就眼睁睁让刘备无损拿下益州,还安安静静整合消化,那将来曹操就更占据不了人力和生产力优势了。
    曹操别无选择,他是必须抓住一切机会,给刘备添堵的。
    面对曹操的第一波异动,身在关东的诸葛瑾、关羽、赵云,倒也应对得当,最初没有让曹操占到便宜。
    但后来,事态却有了新的变化。
    六月份之后,随着刘备本人也从成都赶回了荆州,曹刘双方的争斗,也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如今,刘备来信询问诸葛亮,蜀中形势是否稳定,内部是否有作乱的危险。
    如若诸葛亮能够以少量兵力稳住益州局面,那么就让张飞和甘宁,或者至少是其中一人、带一部分驻军东归,参与和曹操的争夺。
    留下魏延、王平等将领,以及一部分江东降将坐镇益州,维持局面,应该也够了。
    诸葛亮考虑了一下,便找来张飞、甘宁,把情况转述了一下,随后吩咐:
    “如今益州实施租庸调法、代役钱、推广镀银币,诸般变革,都会触及世家豪强利益,也不可过于轻视。
    兴霸是巴郡人,熟悉本地情况,又有威望,你便留下,总镇益州防务。
    将来我自会请主公、在时机合适时,在益州也拆分州牧之职,设置三使,到时候兴霸便可为益州防御使。
    益德,主公殷切盼你带兵东归助战,你便带领一半水陆将士,先回荆南,为主公臂助,荆州刚发生了大变故。”
    主公去年铸造银币,也多为赏赐功勋纪念之用,随后再铸镀银币,才是作为缓解铜钱钱荒的补充。所以纯银在我大汉,本就不是货币,民间无功而藏银,不是逾越是什么?”
    杜琼等人一下子被说得哑口无言。
    历朝历代,管制民间窖藏贵金属的规模,也确实是有的,不算什么暴戾之政。
    别说贵金属管制了,历史上到了唐朝,连“蓄锦”都可以是罪名,家里囤积的锦缎太多了,导致货币流通不足,也能犯事儿。
    在汉朝的制度下,金子和铜钱是西汉初年就定下的法定货币,诸葛亮也没去触碰那东西。
    但是银子,确实不是货币,最多只是赏赐功臣用的。刘备去年是发行了纯银纪念币,但也只是发给功臣、替代本该大量发放的铜钱,避免大家扛不动。
    现在多加一条“补充意见”,强调纯银不能流通向功臣以外的人,似乎也没什么问题。
    汉朝的商人地位本来就低,很多商人有钱了也不许持有某些东西,这在封建社会并不存在歧视。
    诸葛亮宣布了这条新政令后,明眼人很快就看出,他未必是真要如何彻底地严查民间私藏纯银。但他也绝对是要提防大家觉得“纯银昂贵、而镀银币里的银含量太少、实际上不该值这么大面额”,从而拒收镀银币、或是在收镀银币买米买布时涨价。
    如果后续诸葛亮要求所有卖米卖布的商号都平价出货、不得对使用镀银币的买家歧视性涨价。巡查时一旦发现哪家商号违规了,那么就可以搂草打兔子,彻底抄一抄,看看这些顶风涨价的富商,有没有逾制私藏金银。
    如果有查到,那就数罪并罚。如果在接受新钱方面比较配合的,那就暂时因为“执法力量不足”,先查那些出头鸟。
    这样一正一反两手,也算是恩威并施了。
    配合官府推广新钱的,有上好的蜀锦、井盐硬通货卖给他,让他能做长途贸易赚大钱。
    不配合的,不但要正常查他,还要加上查抄私藏违禁的贵金属。
    两手一起用,总归能让效果好一些。
    杜琼等反对者,终于噤若寒蝉。
    ……
    为了防止被人说言之不预,诸葛亮当然是在正式全面强推新钱之前,就先把相关政策狠狠宣传了一把。
    他不喜欢搞不教而诛的事情,这个宣传的窗口期,足足留了两个月之久。要九月底才会全面强推新钱,七月底就开始宣传了。
    命令下达后,黄权、杨洪也都帮着一起宣扬,务求缓解百姓的抵触。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