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4章 刘表回心,蔡瑁谋弑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通了气。
    徐庶听说刘表的态度有所松动,也是颇感欣喜,连忙说了一些肯定在权限范围内的条件。
    “如若将来大公子能率领荆北四郡共抗曹贼,那荆州牧之位自然还是大公子的。
    即便将来交接之时,另有变故,但只要大公子能以直属领地投效太尉,那大公子至少也是南郡太守,且可传袭子孙数代。大公子也可顺利承袭成武侯爵位,并实增万户封邑。”
    徐庶一边开价,一边解释,说这些条件都是太尉和司徒之前就商量过的,有相对完备的预案,绝不可能食言反悔。
    最终太尉根据最新的实际情况、亲自许诺的条件,只会比这个更高,不会更低。
    然后,徐庶还阐述了一些其他细节,主要是关于爵位、封邑和其他荆北属官的官职问题。
    刘表如今的爵位,已经是县侯了,名叫成武侯,这个爵位是十五年前李傕郭汜挟天子时封的,一直没挪过窝。
    刘琦如果能接过刘表的位置,县侯的名称自然不会变,但可以给他实增临近的其他县作为封邑,毕竟一个县还真就凑不出一万户。
    徐庶都说得这么细致了,其条件的可信度也就显得更真实。
    刘琦充分了解后,次日又找了个喂药的机会,跟刘表透了个底。
    刘表考虑到,此事或许还能再涨涨,徐庶提到的肯定是“保底价”,也就默许儿子先去接触起来。如果儿子自己觉得条件满意,可以跟刘备盟誓。
    刘琦得了授权后,便回府找到黄忠、徐庶说明情况。
    徐庶又提醒道:“既然景升公已有意,大公子何不促成令尊尽快传州牧之位于……在下并无恶意,只是怕夜长梦多。”
    刘琦对此还是坚决反对:“父亲既已有意详谈,何必作此不孝之事?枉自坏了名声,还让父亲临终不安。”
    徐庶又劝:“那公子也该讨一道令尊的密信,写明令尊全权委托公子联络诸侯、为荆州的未来找出路。”
    对于这个建议,刘琦觉得有道理,便答应了,临走之前,问刘表讨要了一份文书。
    只是刘表已经衰弱不堪,没法亲笔,就只让伊籍来代笔,然后刘表自己签字,盖上荆州牧的大印。
    盖完之后,刘表也顺势吩咐伊籍:“机伯贤弟素来与玄德交好,此番琦儿前往商榷,全赖机伯运筹,为我一族多要点优待。”
    伊籍闻言,也是涕下沾巾:“属下焉敢不尽力据理力争!”
    定下决心之后,刘琦便带着伊籍、徐庶、黄忠,从襄阳再次启航,顺流前往汉阳。
    从襄阳到汉阳,顺汉水也有七八百里航程,能行驶上五六天时间。
    刘琦一行在路上航行了四天,才到竟陵时,又得了汉阳方向信使逆流而上报讯。
    刘琦在码头上接见了信使,才知道是玄德叔父已经从成都回来了,刚刚赶到武昌。
    自己此去汉阳,正好能赶上当面跟玄德叔父订立新的条件,都省掉了先跟诸葛瑾谈的环节。
    刘琦心中颇感顺利,对荆州的交接也愈发有信心,坚信自己一定能顺利接过父亲的事业,配合叔父继续讨逆。
    ……
    话分两头。
    刘琦为刘表亲奉汤药的那两天,同在襄阳的蔡瑁却是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姐夫不会被刘琦说服了吧……若是真传位给刘琦,让他依附刘备,我等将来还有什么活路?刘备与我蔡、蒯等族交恶,也不是一两年了。不行,一定得想办法自保!”
    蔡瑁每天都在琢磨这事儿,担心到后来,还吩咐张允从各处抽调听命于蔡家的心腹军队,秘密向襄阳附近收缩靠拢。
    也多亏了刘表早已重病卧床不起,军事调动的事情,事实上已经全权落入了蔡瑁之手。
    哪怕没有刘表的手令,蔡瑁也能在不发动战事的情况下,调度部队驻地——当然,如果蔡瑁想以荆州军发动战争,那还是要刘表点头的。
    就在蔡瑁磨刀霍霍自保的时候,五月初八这天,也就是刘琦刚刚辞别刘表、离开襄阳后两天。许都方向,突然有贾诩派来的密使,跟蔡瑁联络上了。
    来使名叫高堂隆,如今是曹操丞相府内的一名军曹掾。官职不高,但也算机密之人,之前贾诩跟蔡瑁联络过一次,就是以此人为使。
    所以蔡瑁跟他也算熟了,一见面就开门见山:“不知高堂先生此番前来,可带来了丞相的指示?”
    高堂隆也不跟他玩虚的,行完礼后,直接从袖子里掏出一封朝廷的诏书。
    这都是曹操正式走了流程用玺的,只不过是内部秘议,并没有经过公开朝议,所以许都的普通朝臣甚至都不知道这事儿。
    高堂隆一边递过诏书,一边转述:“丞相已向陛下请旨:刘表年老衰弱,无力执掌荆州事务。久闻荆州群僚诸将,皆称颂刘表少子刘琮,聪颖明悟,且纯孝忠良。因此,准刘表致仕休养,封刘琮为荆州牧!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