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诗言志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此时云中军向南退却,当中却有一骑逆行而上,手持一柄长矛,不由分说向崔乾佑所在的方向掷来。
    双方隔得太远,那长矛显然不可能掷到跟前,崔乾佑根本不以为意,果然,那长矛在空中滑出一道弧线,开始下落,离他还有十余步远。
    然而,异变突起。
    “轰!”
    “将军小心!”
    崔乾佑感到有水点溅在脸上,像下雨一般,接着马匹受惊,他差点摔下马去,连忙安抚战马,好不容易才稳住。
    可士卒们的恐惧却不是轻易能稳住的,方才他们分明看到有一个同袍被炸得四分五裂,周围还有两三人受了重伤缺了胳膊,正在地上哀嚎不止。
    设伏最后竟是成了这样的情形。
    崔乾佑惊怒之下,也不顾有可能再来一次的爆炸,喝令士卒继续追。他接连鞭笞了几人,抬眼一看,连那断后的敌军都要逃远了。
    他遂驱马上前,抢过一张弓,亲自张弓搭箭,对准那老将的背影一箭射出。
    箭矢“嗖”地重重钉在那老将的背胄之上,老将呕出一口血来,依旧策马而走。
    崔乾佑摔下弓,四下看了一眼士卒们,下令收兵。
    战场上留下了一片尸体,已经被鲜血染红的沙石。伤者在呻吟,天空中有倦鸟归林,也在鸣叫着。
    ~~
    南山山顶上,李白目睹了忻州城外这一战,有遗憾,也有庆幸。
    当战场上的尘烟散去,他转身下山,竟是情绪低沉,许久没有说话。
    “先生在想什么?”薛岿不习惯这样的李白,不由问了一句。
    “悲愤。”
    李白只答了两个字。
    天色渐暗,他们一路向南,由黄昏走到了深夜,终于在一片营地前被人围住了。
    “来者何人?!”几骑斥候策马绕着他们问道。
    薛岿见李白不说话,只好自报了姓名以及番号。他倒不是认为自己的名头有什么用,而是怕李白名头太大容易有麻烦。
    倒没想到,他的姓名也是有点用。
    “自称是雁门关来的薛岿,去把他兄弟找来。”
    隐隐地,能听到斥候好像是这般低声说话,薛岿心里不由期待起来。
    等了一会,黑暗中真有一骑奔来。
    “二郎?!”
    “阿兄!”
    薛嵩奔到薛岿面前,第一时间伸出双手揽住他的脑袋,仔细看了个遍。
    “没受伤吧?”
    “没。阿兄我和你说,这是李……”
    “随我来,见燕将军!”
    进了大营,他们脚步匆匆奔向一顶帐篷,“唰”地一掀帘子,只见帐篷里站了许多人。
    燕惟岳侧躺在那里,嘴里正喃喃说着什么。
    “安禄山的八千曳落河,被我们一战歼灭,没什么好遗憾的,值了……”
    “将军!”
    薛岿见状,悲哭一声,扑到了燕惟岳的面前,道:“末将领了军令状,却没请来援军,请将军处置。”
    燕惟岳费了一会儿工夫,才在火光中认出了他,欣慰地笑了笑,道:“我还怕调你去代州害了你,对不住你阿兄。”
    “末将请命,随将军收回雁门关。”
    “我等不到了。”燕惟岳眼神又黯淡些,又是嘀嘀咕咕交代了许多,末了,疲惫地往帐外看了一眼,无不遗憾地喃喃道:“还未与薛白一叙啊。”
    “薛郎马上来了。”薛嵩应道。
    据他所打听到的一些消息,薛白之所以还没过来,似乎是因为王忠嗣的情况也不好。这却不好对燕惟岳说,以免他更为担心。
    燕惟岳闭上眼,帐篷中的众人正担心他从此不再醒来,却听他问了一句。
    “薛岿你没吹牛,那诗,真是薛郎送我的吗?”
    “是,真是。”薛岿连忙道。
    “想谈谈那诗。”燕惟岳低声自语道。
    他十五岁就从军,整整一辈子都在边塞度过,战争的血与火他已经见得太多了。最后的时光里,他想谈论一些他真正喜欢的东西——诗。
    因为戍边,他唯一的爱好被耽误了六十年,临到了,若是能放下战事,沉浸在诗句里就好了。
    “燕将军。”
    忽然有人在耳边唤了一句,道:“因公务耽搁,我来迟了些,将军勿怪。”
    燕惟岳努力睁开眼,恍惚中,看到了一张年轻的脸,让他想到了自己年轻时。
    “是……薛郎?”
    “是,久闻老将事迹。”薛白道,“今日终于有机会并肩杀敌,幸甚。”
    “我想问问薛郎。”燕惟岳愈发虚弱,“那诗,真是给我的?”
    “当然。”
    “可那角声满天……为何是在秋色里?”
    薛白把耳朵凑过去听着,本以为燕惟岳有多重要的事要说,好不容易听清了,不由一愣。
    接着,他看到了他的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