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谱写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薛郎也识得他?”
    “是个惯会装神弄鬼的道士。”
    章仇兼琼道:“可我虽说不信,心里却总念叨着这事,回长安后,生怕右相害我,终日龟缩于宅中。近来见到薛郎,悔啊!”
    “章仇公不必懊悔……”
    “我悔的是这四年来,束手束脚,担惊受怕,无所作为,比死都后悔。”
    说罢,章仇兼琼长叹一声,道:“这是我最后能告诉薛郎的经验,此去,且放手一搏吧。”
    “必不负章仇公厚望。”
    ……
    得了章仇兼琼给的诸多文牍,薛白回家后便仔细研读起来。
    然后,他惊讶地发现了一件事,即章仇兼琼对他自夸的那一句“我在川蜀功劳过甚”,似乎是真的。
    一直以来,薛白对章仇兼琼的印象只有其人举荐了杨国忠入朝,之后依附杨国忠。但真当他认真看了这些文牍里的记载,他才意识到这又是一个大唐名将。
    也许不算非常了得,但也算得上大唐璀璨群星里的一颗了。
    首先是关于夺回安戎城的记叙,很显然,大唐收复丢失了六十年的安戎城,不是李隆基在宫里授一个奇计就行的。章仇兼琼夺回城池是经历了艰苦的攻城、守城之战。
    其次,他在川蜀任上,不仅战功出众,文治也不差。兴修了大量的惠农水利。
    比如成都的万岁池在开元年间已经完全淤塞,天晴时干涸无水,下雨又容易溢水成灾,于是章仇兼琼发动百姓进行疏浚,灌溉了三乡之田。
    比如新源渠,起于温江,止于成都,也是章仇兼琼疏通的,如今薛白造竹纸,能从川蜀运竹纸到长安,还有赖于此渠。
    另外,还有远济堰、通济堰等等。
    但最让薛白感到惊讶的不是章仇兼琼这些功绩,而是朝廷对他的评价。
    就因为其出身太低,朝廷给了章仇兼琼足够的官职,却没给他足够的名望。
    也许是因为杨国忠,也许是因为功劳都归于圣人了……
    薛白放下手中的文犊,心想,反正大唐群星璀璨,也不差这一颗。
    “郎君。”
    “怎么了?”
    “有人送来了一个消息,说是,章仇兼琼病逝了。”
    薛白一愣,抬头往天空看去。
    此时尚是白天,他一颗星星都没有看到。
    ~~
    兴庆宫。
    一个宦官脚步匆匆赶进大殿。
    “圣人,殿中监章仇兼琼,病逝了……”
    “慢着。”
    李隆基抬手,禁止了这宦官说话。
    他正在冥思苦想,嘴里轻声念叨着什么。之后,他抬着的手上下起伏,带着轻快的韵律。
    “有了!”
    李隆基忽然惊喜地叫了一声,道:“朕谱出来了。”
    “圣人?”
    “快拿朕的箜篌来,再让太真、梅精、念奴来听……都来。”
    “遵旨。”
    “对,别忘了永新,把永新也请来。”
    那来报丧的小宦官也连忙将奏章放下,跑去拿箜篌。
    很快,诸多美人汇聚,只见圣人面露得意,却不知为何。
    “你们可听过薛白那首不像诗的诗。”
    “答圣人,听过。”
    “他是出了个谜题给天下人啊,朕答出来了,且都听着吧。”
    箜篌声响,曲调轻快悠扬。
    李隆基弹着曲子,看向许合子。
    许合子会意,顺着这曲子,开口唱了起来。
    那首原本念着不成韵的诗,由此成了好听动人的歌。
    “……”
    歌声飘出南熏殿,渐渐也飘出了兴庆宫。
    没过多久,这首琅琅上口的歌已让长安几乎每个人都会唱。
    “我从山中来,带来兰花草,种在小园中,希望开花好……”
    (本章完)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