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崔狗儿能在如此年幼的时候就去伺候家主崔皓,这其中显然存在着诸多不合理之处。
而更让人感到奇怪的是,崔皓内宅的妻妾以及那些老佣人,竟然在一年前莫名其妙地陆续被羯胡石虎给劫走了。这一事件让崔皓怒不可遏,他义愤填膺地决定将崔家唯一的武装力量——崔家护卫军派遣出去,与羯胡展开游击战,企图夺回被掳走的妻妾。
然而,当时的崔家堡竟然处于一个四战之地的位置——它恰好坐落在鲜卑奴和羯胡这两个敌对胡族争雄的区域之中。要知道,这里原本可是中原内地的平卢郡啊!可如今,这片曾经繁华的土地却沦为了异族争雄的战场,平卢城也在胡虏的争战中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厚实的城墙被胡虏拆了、城楼烧了。
为了防止汉人躲入城内据城反抗,胡虏们毫不犹豫地地将平卢城彻底摧毁,只留下一片残垣断壁。而就在这片废墟之上,崔家堡却悄然崛起,成为了附近唯一的的邬堡。可以说,崔家堡的存在完全是因为平卢城的毁灭,变成了附近唯一抵抗胡虏的据点,它就像是在废墟中绽放的一朵野花,顽强地生存着。
崔家庄之所以能够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生存下来,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邬堡的防御力。这座坚固的邬堡犹如一座坚不可摧的堡垒,抵挡住了两胡的一次次进攻,保护着崔家庄近千人的安全。然而,尽管有邬堡的庇护,崔家的日子依然不好过人,邬堡太小,田地只能在堡外,出了邬堡就有危险,胡骑攻不下邬堡,可对出邬堡种地的农夫却能轻易抓捕,原先崔家庄有上万人,现在只剩下千多人,大多数人就是因为离开邬堡造成的伤亡。
崔家堡位于两胡争雄的要冲之地,宛如风中残烛,在两胡的夹缝中艰难求生。鲜卑奴和羯胡这两个强大的部落,犹如饿狼一般,对崔家堡虎视眈眈,不时发动猛烈的攻击。
每一次的侵袭都给崔家人带来了无尽的痛苦和灾难。他们的房屋被烧毁,庄稼被践踏,亲人离散,生活陷入了一片黑暗。崔家人在恐惧和绝望中苦苦挣扎,仿佛是在悬崖边上行走,稍有不慎便会跌入万丈深渊,万劫不复。
然而,就在崔家面临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一个神秘的孔姓大儒突然出现。这位大儒声名远扬,学富五车,他的到来给崔家带来了一线生机。
孔大儒表示愿意充当崔家和鲜卑慕容氏之间的说客,为双方斡旋调解。他提出一个看似简单的条件:只要崔氏能够答应让慕容氏的子弟进入崔家庄求学,并允许崔家和慕容家族联姻,那么他就可以出面担保,确保崔家能够继续留在平卢,甚至有机会进入燕朝为官。
这个条件对于崔家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一方面,与鲜卑慕容氏联姻可以借助他们的力量来抵御羯胡的侵扰,保护崔家堡的安全;另一方面,让慕容氏子弟进入崔家庄求学,也意味着崔家要与鲜卑人分享自己的知识和文化,这对于一直以来以文化传承正统自居的崔家来说,无疑是一种巨大的难题。
面对这样的提议,崔皓并没有立刻答应卢,也没有像以前一样杀了说客,以示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决心,在送别这位孔姓大儒的时候,他的心中或许正经历着一场激烈的挣扎,或许是意识到了别的什么。
崔皓在返回的途中,突然遭遇了羯胡石彪率领的轻骑的袭击。尽管情况十分危急,但崔皓凭借着自己的机智和勇气,最终还是有惊无险地回到了崔家堡。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自从这次遭遇之后,崔皓的性情竟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原本那个性格刚直、宁折不弯的他,如今却变得圆滑世故、长袖善舞起来。
就在这个时候,年幼而伶俐的崔狗儿开始有机会近身伺候崔皓。由于崔狗儿年纪尚小,且刚刚进入崔家堡不久,对崔皓的变化并没有太多的察觉,只觉得一切都很正常。
与此同时,崔皓开始对崔家的家规进行变革。他不仅赞同孔苍生提出的华夷之辩理论,还同意接收鲜卑慕容氏的子弟进入崔家堡求学。不仅如此,他甚至还迎娶了一位慕容氏的嫡女为妻,并将崔家的嫡女嫁给了慕容氏的子弟。
正当崔皓的性情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时,他却选择了年幼的崔狗儿作为近身服侍的人选。这或许是因为崔狗儿年纪小,比较单纯,对崔皓的变化没有过多的质疑,所以才会觉得一切都理所当然。
然而,当崔大郎救人失败后返回崔家堡时,他也像崔皓一样,性情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而且,由于崔大郎与崔皓在家主之位等问题上产生了多次激烈的争吵,甚至一度闹到了要分家自立门户的地步。
面对这样的局面,崔皓最终还是选择了妥协,允许崔大郎自立门户。
只是崔家大郎不再以旧时名字自称,而是以长幼排序为名,还带走了崔皓庶出的十来个儿子,投靠了羯胡石虎,最后蜕变成了令北方汉人痛恨的汉奸匪军,沈大亮得到的信息非常凌乱,前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