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离石一脸严肃地对大秦新任首相秦坊下达命令,要求他立刻召集帝国最高级别的会议。
秦坊深知这次会议是秦皇返回大秦召开的第一次会议,是秦皇与帝国高官十年时间第一次见面会,重要性要比大朝会更重要,他不敢有丝毫怠慢,赶忙应承下来。
离石接着详细说明了参加会议的人员数量、级别、要求,确保每个关键人物都能参加会议。秦坊一边记录着,一边暗自观察着离石。他发现离石虽然身居高位,但行事风格依旧和从前一样,依旧是雷厉风行,要求简单明确,性情没有丝毫改变,既没有狂傲自大,也没有目空一切,这都是好迹象。
秦坊心中稍安,他知道只要离石不被儒家那套繁文缛节所束缚,法家在大秦帝国的执政地位就依然坚如磐石,只要秦皇还愿意继续分权,已经稳定的统治秩序就不发生变动。毕竟,华夏自古以来就没有臣子一见君王便行大礼参拜的传统。通常情况下,臣子拜见君王时,只需抱拳躬身行礼即可,只祭祀天地、祭祀祭祀太庙里供奉的列祖列宗时,才行跪拜大礼,法家把这种跪拜大礼视为皇帝集权的象征,要是秦皇一改往日习性,要进行高度集权,秦坊作为现在墨家矩子,就要考虑急流勇退,泛舟于江湖了,学一学先贤范蠡明哲保身了。
近来南方的世家在舆论上大肆鼓吹臣子拜见君王时应行跪拜大礼,并主张用这种跪拜大礼取代日常的见面礼。这看似只是一场关于礼仪的争论,实则隐藏着更深层次的法统之争,也就是礼法之争、权力分配之争。
法家一直秉承着秦皇巡视天下之前的惯例,即在大秦帝国建立之初,就通过律法明文规定废除了君臣见面时的跪拜之礼,改为抱拳躬身礼,皇帝唯一享有的特权便是不用向任何人行礼,除非秦皇不以皇帝身份与臣下相称,而是以普通朋友相称,秦皇用律法将皇帝打造成了权位的象征,让秦皇还同时有了另一个普通人的身份。
在古代社会,跪拜大礼通常只在祭天、祭祖宗等极为特殊的场合才会被施行。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南方世家竟然在报纸上大肆鼓吹恢复这种礼仪,将特殊礼仪改为平常的见面礼。
其中,北孔家族在这场鼓吹活动中表现得最为积极活跃,他们的声音最为响亮。相比之下,南孔家族则显得较为谨慎。原因在于,南孔家族中有杰出的弟子进入了大秦朝廷为官,他们担心参与此事会给自己的家族子弟带来不利影响,反而影响仕途发展,因此选择保持沉默。
而新生的官僚阶层,尽管在实力上可能不如那些老牌世家,但他们绝不是脑子傻笨之人,能从芸芸众生之中脱颖而出,可见都是人中龙凤。经过一些有丰富为官经验的老吏的点拨,他们很快就洞悉了其中的关键所在,明白了这跪拜大礼,并不是表面上的礼仪,而是礼法执政权之争。
原来,自从秦皇开始巡视天下以来,已经过去了将近十年的时间。在这十年时间里,大秦帝国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一个仓促建立的贫困国家,迅速崛起成为了天下至强的霸主。
今日之秦皇,已非昨日之秦皇。昨日秦皇或许愿意分权予臣下,然如今其是否仍有此意愿,实难意料。尤其当秦皇诞下男子子嗣后,国策是否会因此而改变,更是难以揣测。毕竟,自古以来,从未有皇帝甘愿将权力分予臣子。
恢复周礼,于南方世家而言,实乃绝佳契机,是试探秦皇心意的试金石,如果,秦皇接受郡臣的跪拜大礼,那秦皇立下的律法就有了漏洞,对礼钻研极深的旧儒家就可以死灰复燃,慢慢向大秦政坛渗透,而那些聪慧之士也会心灰意冷,慢慢退出大秦政坛明哲保身,剩下脑子不好使的官员,就容易对付了。
聪慧的高官欲借此一试秦皇之变化。若秦皇接受跪拜之礼,则足以证明其心态已然膨胀。如此一来,刻板之法家恐将面临危机,聪明绝顶之人就会明白该明哲保身了。盖因皇权至高无上,达至巅峰时,可肆意妄为,言出法随,随心所欲,而无需受任何约束。
反观现今,法家犹如一道紧箍咒,套于皇权之上,将其限制于狭小范围之内。王在法下,皇权受限,无法肆意扩张权力。
近段时间,报纸上对礼仪之吹捧,可谓登峰造极。然其背后,实乃南方世家暗中操纵,指责大秦帝国官场缺乏礼仪,尊卑不分有损帝国颜面。众多不明真相之读者,受世家裹挟,对此深信不疑。
在这些人眼中,不向秦皇行跪拜之礼简直就是忘恩负义!毕竟,大秦人如今能够过上如此舒坦的日子,全都是秦皇的功劳啊!他们觉得,见到秦皇时行一个跪拜大礼,实在算不得什么大事。然而,这种想法却让官僚阶层忧心忡忡。
为了证明秦皇并没有改变,对法家的支持也依然如故,前首相决定率先做出表率,准备行跪拜大礼,当这个试金石。
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向迎接的政事堂众高官表明秦皇的态度,还能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