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0章 农业发展是根本!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二天,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宽敞的会议室里,只见他步伐稳健地走上主讲台,先是向在座的众人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微笑着开始准备他的工作报告。
    农业部部长花匠精神抖擞地站在主讲台前,他那饱经风霜的脸上透露出一种沉稳和自信,正在准备向泰皇汇报大秦十来的农业发展状况,以及日后的努力方向。
    花匠虽然是个老实巴交的老农,但多年的高官生涯让他在众人面前讲话时,不仅说话声音清晰明朗,而且意思表达条理分明、逻辑链条紧密,虽然汇报表述词句直白,听起来没有文人的修饰美感,可这已经是巨大的进步了,让所有熟悉花匠的人,都有种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的感觉。
    “尊敬的皇帝陛下,以及各位亲爱的同仁们,”花匠的声音洪亮而有力,“我大秦帝国自大秦元年伊始,便在北方地区积极恢复粮食种植,同时也改造荒原,有意识的大面积种植紫花苜蓿草。最初,我们主要种植土豆这种适应性强、产量高的农作物。”
    他稍作停顿,接着说道:“当时,帝国的人口仅有二百万,食物资源相对匮乏。为了填饱肚子,我们想尽办法拼凑各种食物。可以说,除了人以外,只要是能吃的东西,我们秦人都尝试过。”
    说到这里,花匠的目光扫过在座的高官们,似乎在回忆着那段艰苦的岁月。他继续说道:“想必在座的同仁们还记得,当年我们用战马的尸体制作成的各种罐头吧。那时候,这些罐头可是无上的人间美味啊!”
    然而,当花匠提到那些罐头时,一些高官们的脸色却有些尴尬。他们想起了当年的肉罐头,那里面的肉可不是什么正经肉,味道油腻、又咸又腥又上头。虽然当时觉得是美味,但现在想起来,却让人直犯恶心。
    不过,花匠本人却并不在意这些,他为人木讷,说话却十分有趣。他接着描述道:“那些罐头啊,吃起来就像是在嚼一块硬邦邦的木头,还带着一股奇怪的腥臊味,那时候大秦帝国可没有征服香料群岛,自然也不会有如今的香料,什么食物都撒把香料。但在那个时候,能有这样的食物已经算是很不错了。”
    他的话语如同一股清泉,流淌在在座众人的心间,引得大家一阵哄堂大笑。原本有些沉闷压抑的气氛,也在这笑声中渐渐消散,变得轻松愉快起来。
    众人纷纷报以善意的微笑,回应着他的幽默与风趣。花匠见状,心中稍安,继续说道:“帝国自从人口数量突破千万之后,虽然食物还能勉强维持生计,但粮食却始终处于短缺的状态。这其中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耕地的青壮劳力不足,二是中原地区的良田被胡虏摧毁,改造成了牧场,大秦重新开垦荒田,都需要大量时间,虽然我们秦人能吃苦,不怕干活种地,可毕竟农时不等人,诸位!人可是要每天都吃饭的。”
    他顿了顿,接着说道:“要将这些牧场重新开垦成良田,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这不仅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更需要时间的沉淀。而且,人一旦耽误了农忙时节,那么这一年的收成恐怕都要受到影响。毕竟,粮食产量的增长本就十分缓慢。”
    说到这里,花匠的脸上露出一丝感慨之色,“不过,天佑大秦的!天佑华夏啊!工业化的浪潮催生了化肥这一神奇的物质,使得粮食产量如火箭般飞速增长。然而,原有的粮食种子产量并不高,即使是肥沃的土地,也需要优质的种子才能发挥出最大的潜力。这也是导致粮食亩产量增长不明显的一个重要原因。”
    接下来便是海量的数据信息,花匠就像读流水账一般,用前后对比,今年和上一年的粮食产量做对比,以此说明粮食产量的增长率。在北方地区,原本是一片广袤的草场,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逐渐开垦出了数千万顷的耕地。这一变化导致了北方原有的老秦人大多选择从军或进入工厂从事生产物资的工作,而大量的人口则投身于行商转运物资的行业,结果造成了开垦出来的良田缺少青壮耕种,要不是陛下大力提倡工业化,用蒸汽机器代替人力耕种,大秦早就要闹饥荒了。
    这种人口结构的变化使得在家务农的青壮年劳力变得相对不足。然而,幸运的是,一场突如其来的大洪水席卷了南方地区,迫使数百万灾民涌入大秦。这些灾民拖家带口,有老有小,无法集中安置。因此,官府只能将他们打散,让他们在北方地区参与筑城和开垦耕地的工作。
    值得庆幸的是,铁制农具的广泛普及使得精耕细作成为可能,深耕田地让粮食产量增高。同时,新粮食种子的培育和改良也取得了重大突破。在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帝国的粮食产量勉强能够满足数千万人口的需求。
    然而,以目前人口的增长速度来看,现有的耕地已经无法满足快速增长的人口数量需求,要想吃正经粮食,还需要粮食产量增产。尽管远东探索团送回了新的农作物,如玉米和红薯,但这些作物还需要时间进行驯化,并且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