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4章 总结性发言!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法家,严格按照律法行事,将那些不适应帝国发展的官员毫不留情地踢出官僚体系。
    朕、诸君以及帝国,本应是三位一体、密不可分的存在,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朕在此把丑话说在前头,希望诸君能够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此次会议结束后,诸君返回各自的属地,首先要做的便是进行内部的整肃工作,务必确保官僚体系的清正廉洁和高效运行。
    如今的天下,表面上看似太平无事,但实际上却暗藏危机。帝国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有外在的敌人虎视眈眈。原本,吐蕃帝国的崛起会对西域构成威胁,他们可能会侵占这片土地,进而抵御阿拉伯帝国的东扩。然而,如今的西域已经成为了帝国的领土,这是帝国实力的体现,也是帝国发展的重要成果。
    尽管西域在、过去被视为鸟不拉屎的蛮荒之地,但在帝国进入工业化时代后,这里的煤、铁、铜、石油等资源都成为了工业发展的关键资源,可谓是工业发展的血液。
    因此,无论如何,西域都绝对不能丢失。这不仅关系到帝国的当前利益,更是为了后世子孙的长远考虑。哪怕将西域变成一片无人区,我们也要坚决守住这片土地,绝不能让它落入敌手。
    离石在阐明自己的观点后,稍稍停顿了一下,然后话锋一转,似乎还有其他重要的事情要继续讲述。
    攘外必先安内,这是一个亘古不变的道理。只有先将外部的敌人击溃,我们才能够安心地发展国内的经济和社会秩序。一个稳定的外部环境,是国内建设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只有当我们的国家变得强大起来,天下人才能够真正地享受到太平盛世的福祉。
    正如《司马法》中所说:“国家虽然庞大,但如果好战不休,必然会走向灭亡;天下虽然暂时安定,但如果忘记战争的威胁,必然会陷入危险的境地。”《易经》也提到:“君子应当收藏兵器,以警戒意外的发生。”这都表明了战争是一件极其严肃的事情,绝不能掉以轻心。
    兵器不可随意玩弄,否则就会失去威严;兵器也不可废弃不用,否则就会引来外敌的侵扰。昔日吴王夫差好战,最终导致国家灭亡;徐偃王不重视武力,同样也难逃覆灭的命运。因此,明智的君主在治理国家时,既不会轻易动用武力,也不会忽视军事力量建设。
    《易经》还说:“在生存的时候不要忘记可能面临的灭亡,这样才能使自身安全,国家也才能得以保全。”这就是所谓的“好战必亡,忘战必危”。离石引用了这些先贤的警句,为他的总结发言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注:原文《司马法》曰:“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易》曰:“君子以除戎器,戒不。”夫兵不可玩,玩则无威;兵不可废,废则召寇。昔吴王夫差好战而亡,徐偃王无武亦灭。故明王之制国也,上不玩兵,下不废武。《易》曰:“存不忘亡,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