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0 章 武侠番外,皇帝穿越回去后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这会才三更,根本还没到上朝的时间。而且宫门早就下钥了,不过,大太监并没有迟疑,嵇紫宸一吩咐,他就飞快地安排了下去。
    哪怕他心里十分疑惑,为什么陛下急召的是会是这三部。甚至按陛下说话的次序来看。此次召见,明显是户部最重要,工部次之。反倒是兵部落到了最后。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嵇紫宸是实权帝王,他想要见的人,对方当然会以最快的速度赶来。
    “陛下,您说什么?这是能亩产千斤的良种?!”农业是户部负责,户部的老尚书看着眼前格外饱满的水稻小麦种子,胡子抖啊抖。
    他又看向那几个土黄色的疙瘩:“这土豆,真的不挑地,耐旱又高产?产量比水稻小麦还高,能亩产两千斤?!”
    “还有红薯,沙地也能种,坡地也能长?病虫害少,还同样耐旱高产?”
    “还有这个玉米,也能亩产千斤?”这么多良种,以往一种都不可得,现在都摆在他
    面前(),幸福来得太突然。户部尚书根本不敢相信。
    何况除了粮食之外?()?[()]『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还有别的良种。
    “这个棉花,亩产三百斤?”三百斤什么概念?三百斤,意味着老百姓们只要种两三分田的棉花,就够一家老小暖暖和和地活过数九寒冬了。
    “您没骗我吧?”
    哪怕亲眼看见饱满洁白的棉花球,甚至亲手从棉球里把种子取了出来。确实比现有的棉种大了一圈,种子外面包裹着的棉花,棉绒也远比现有的棉花长。
    老尚书搓着棉绒,他不是那种清高得目下无尘的官儿。这种官在本朝也没办法坐上尚书的位置。他是了解本职工作的,自然知道,这样纤长的棉绒意味着什么。
    除了品质更好,纺织起来更容易之外,更重要的是,这一个棉花球,就顶原来的两个。
    这些良种要都是真的,老百姓们吃饱穿暖的好日子,就近在眼前了。
    盛世,也在眼前了!
    “陛下亲口说的,还能有假?”工部尚书一把挤开户部尚书,凑到嵇紫宸面,“陛下,您再给我说说那个水泥。”
    “这种泥,真的加水混合搅拌均匀,凝固后,能如同顽石一般坚硬。可以用于修桥铺路,修建城墙,甚至修建大坝,对治理黄河有奇效?”
    “这具体的配方您再给我说说。”
    “配方纸上不都写着,你自个看就好了,做什么浪费陛下的宝贵时间。”兵部尚书人高马大,直接把瘦小的工部尚书提了起来,放置到一边,“陛下,这个炼钢法,实在是太绝太妙了!”
    “想出这个办法的人真是天纵奇才。您一定要召对方入朝为官才是。”
    说着兵部尚书就图穷匕见:“所以什么时候能给我们配上用这样的好钢,打造出来的武器?”
    三个大男人围着嵇紫宸嘴巴张张合合,说个不停。
    尚书大人们缠着陛下不放,底下的侍郎不敢和他们争抢,但他们也不安静。
    工部左侍郎低声对着工部右侍郎说道:“原来白糖制作这么容易!”
    “盐竟然能这么晒出来,难怪陛下刚刚说,要让百姓们能吃得起一文钱的盐!”
    之前他还觉得天方夜谭,一文钱的盐?
    一文钱连盐布都买不到好么。就算是最劣等的,又苦又涩甚至能吃死人的毒盐,一寸大的一小包,都要十文钱。更不用说上好的青盐、雪花盐,普通小官小吏,都不一定吃得起。更不用说平头百姓了。
    而这个盐,不仅方便易得,产量高,而且收获的盐,质量能和现在官用的雪花盐相比较。要是再加一两道工序,就是贡盐都不如它品质好。
    谁不想治下百姓能吃得起干净便宜的好盐?
    要知道没盐吃,可是会死人的啊!
    吃不够盐,也会没力气劳作务工。可见这个方子的用处有多大。
    兵部左侍郎则对着一包牧草种子翻来覆去地看:“这种子种出来的牧草,真的能把马喂得膘肥体壮?”
    ()打仗没好马怎么行。战场上骑兵的杀伤力不是步兵能比拟的。何况晖朝最大的外敌,就是依靠好马,来去如风地骚扰边境。每次晖朝这边收到消息要去剿灭,人早就没影了。
    要是晖朝也有好马……
    兵部侍郎轻哼了一声:那些外族算得了什么。
    兵部右侍郎则对着火药配方琢磨了起来,晖朝不是没火药,但火药的威力远没这么大。霹雳堂的霹雳子倒是威力强大,但是那是人家的家传秘方,宁死也不肯交的。没想到配方竟然这么简单么。
    工部那些吃干饭的,这么简单竟然研究了那么多年,都没研究出来!
    户部左右侍郎则并肩携手共看一张配方:“原来施肥还有这么多的讲究。肥料不止是草木灰、粪便。还可以这么制作。”
    “难怪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