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0章 20分钟的“准直播”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常浩南笑着点点头:
    「没办法,出于成本和工期考虑,星载计算机也没用上航天级规格的产品,不多准备几套备份的话,怎麽可能达到卫星要求的可靠性?」
    他的最终目标,显然不可能只是四颗卫星——
    以华夏的基础建设水平,像是oneweb或者星链那样直接面向民用地面终端的星座,价值确实值得商榷。
    但就算作为其它卫星组网之间的沟通桥梁,中低轨道通信卫星所接入的终端数量也不可小觑。
    沈俊荣早就对此有所猜测,但听到这里,还是意识到自己似乎大大低估了面前这位年轻人的野心。
    他怔怔地盯着手中那张写满了公式的纸看了一会,接着轻叹了口气:
    「当年你向科工委提议,说要成立装备工业司的时候,我就觉得你目光长远,不会止步于一些小打小闹……」
    「结果现在看来,还是有些低估了啊……」
    沈俊荣在科工委担任副主任的最后一年,正好赶上常浩南最开始进入丁高恒的视野。
    二人的第一次,也是此前唯一一次见面,就是在讨论装备工业司是否应该成立的班子扩大会议上。
    当时,后者还是只能算是个对决策有一定影响的年轻技术人员。
    而短短几年过去,却已经成长为了一颗参天大树般的存在……
    短暂的emo过后,沈俊荣还是很快回到了正题:
    「既然技术上的可行性已经确定,那接下来,就是具体方案了。」
    说到这里,本应放松下来的他却突然沉默了一会。
    接着站起身,背着手走到了办公室窗前:
    「新闻中心已经准备好了演播稿和全套播出方案,但目前还没有最终确定,整个任务是否加入直播方案。」
    「上级目前犹豫的点在于,自从中星7号通信卫星发射失败之后,出于安全考虑,航天发射任务原则上就不再进行现场直播……但这次的任务性质毕竟不同,再加上还有长时间维持舱内画面的绝佳内容,如果采用全部转播画面,那宣传效果又会大打折扣……」
    听到这里,常浩南却顿时来了精神:
    「直播也不一定需要在发射现场,还可以在青鸾星座的接收终端进行,反正重点是舱内的连续画面……另外,中继通信维持时间大概在30-40分钟之间,但还需要掐头去尾处理掉一些不便展示的敏感内容,所以最好的办法是延迟8-10分钟的准直播,这样还能留出预计大概20分钟的内容。」
    「我已经看过神舟五号飞船舱内图像语音系统的指标,以青鸾星座的性能,完全可以保证数据传输流全程通畅,另外,郭林同志也和我提起过京城的天气问题,所以我们会在镐京保留一个预备方案,只是需要相应派出两个团队以防万一……」
    (本章完)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