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4章 我突然有了个灵感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供不起海水淡化的能量……」
    虽然嘴上说着不领情的话,但坐在近处的常浩南却是看出,他的表情比刚才已经缓和了不少。
    看来这二位倒确实没什麽私仇。
    「高院士,有没有可能在对方现有的电力设施基础上改造……」
    前者刚才提出的意见,显然还是得到了不少人的认同。
    比如坐在首位上的李忠毅就赶紧开口问道。
    「很难。」
    这一次,高丛杰的回应非常果断:
    「电厂联产淡化海水需要从设计初期就进行考虑,并且锅炉也需要做针对性适配……旧电厂改造的工程量和新建一个几乎差不多,而且也不能指望西门子或者通用电气在这方面跟我们合作。」
    但李忠毅还是有些不死心:
    「最近几年,常院士他们在发电用燃气轮机这方面搞出了一些名堂,您二位看有没有可能合作一下……」
    突然被cue到的常浩南赶紧打消了对方的大胆想法:
    「一方面,我们目前投产的型号都是油田或者天然气田使用的轻型发电燃机,没办法满足大中型电厂的需求……另一方面,燃气轮机和锅炉在能量回收利用方面的差异很大,不可能直接把高院士他们的技术搬过来用……」
    「相比这个,还不如指望国际环境有变或者我国的核能利用技术取得突破,到时候把核电站修到中东国家去,那海水淡化技术也就是顺手的事情了……」
    燃气电站本身就会另设一套馀热锅炉-蒸汽轮机作为补充,而且即便是土豪如狗大户,也不可能完全依赖燃气轮机供给城市用电。
    最后还是高丛杰主动岔开话题,以免李忠毅继续往这个不怎麽着调的方向考虑:
    「要我说,还是李主任你的老本行更合适一些……」
    这麽一句话,果然瞬间就把后者的注意力给带走了。
    见状,高丛杰乾脆也就继续说了下去:
    「这麽多年以来,海湾国家始终以原油输出为主,连成品油都很少,就更别提更复杂的石油工业产品了。」
    「但就算他们守着一个世纪都开采不完的油田,也不可能一直这麽下去……我看那份报告里面,也谈到了石油深加工方面的需求嘛……」
    他提到的报告,自然就是常浩南半个月前看到过的那一份。
    里面确实用很大篇幅提到了化工方面的投资。
    唯一的问题在于,大化工这东西看着简单,但内在的技术难度半点不低。
    就连华夏自己的石化产业,技术丶设备和资金都严重依赖国外,能够拿得出手搞对外输出项目的领域实在是不太多。
    当然化工这行当有一个好,就是产品类别极其丰富。
    所以一众人倒也没马上泼冷水,而是各自从列表中找了几个相关的研究方向,开始对比和分析可行性。
    常减压丶轻烃回收丶高丙烯催化裂化丶碳二回收丶全密度聚乙烯丶环氧乙烷/乙二醇……
    因为研究计算材料学的缘故,常浩南对于这些基础有机物的分子性质稍微熟悉一些,但说到底并不是化工领域的专家。
    所以他也没想着涉及什麽太深入的东西,只是走马观花般看个大概。
    主要是选题依据丶研究现状,以及技术路线这几个部分。
    就当看故事了。
    但就连常浩南自己也没想到,这麽一看,还真就给看出来了点名堂出来。
    「羧基可以与基层表面的无机盐离子形成牢固的化学键……」
    「分子中乙烯基的双键结构则使得分子极性更强,从而更容易与水分子形成氢键,呈现出亲水性的特徵,同时另一端的脂肪酸类基团则表现出强烈的疏水性……」
    「……」
    这一段内容在申请书中只是作为研究背景随便一提,真正的重点是后面的工艺部分,声称相比现有技术可以减少45%能耗云云。
    属于一眼看上去就不是很靠谱的那种项目。
    但前面这段话却让常浩南因此而灵光一闪——
    从2000年末开始,他就聚集了几个相关课题组,在蒙省西部开始进行沙漠改性的相关研究。
    如今四年过去,进度倒不能说没有,但确实距离实用还有相当一段距离。
    最大的价值可能是藉此让庄秉昌教授留在了吉省,没有像前世那样意外身亡于两个小混混之手。
    但要说其它成果,确实有些乏善可陈。
    主要是在最一开始的理论中,就明确需要一种性质足够特殊的固化剂,给离散的沙子颗粒引入初始的「万向结合约束」,然后再通过植物根系的作用转化为能够自主恢复的固结约束。
    但只要和农学沾边的东西,就免不了受到天时影响。
    蒙省的纬度搞种植最多只能一年两轮,四年下来一共也做不了多少组对比实验。
    所以,如大海捞针般筛选固化剂的效率很慢。
    但如果把思路放开,主动设计一个聚合物分子,使其能够同时拥有长链或环状的疏水结构作为主链,同时又在支链末端拥有较多的亲水基团和活性基团,就能与土颗粒表面发生包裹与交联连结作用,起到加固土壤的效果……
    而这个技术,先不说其它。
    对于那几个几乎完全处在沙漠里的国家来说,显然会有亿点吸引力。
    而能让石油佬有兴趣的技术,显然不会缺少投资……
    想到这里,常浩南当即放下了手中的那份申请书:
    「李主任,我觉得这些申请的项目可行性都不是很大……但我个人倒是有个想法。」
    一瞬间,十几道视线汇聚在了他的身上。
    「或许有些同志听说过,我在蒙省那边有一个沙漠土壤化的研究项目?」
    这一次,是作为副主任的栾文杰最先反应过来:
    「我有印象……」
    「神舟二号到神舟四号任务发射的时候,好像还给你特地带过三批种子上天?」
    当初庄秉昌被逼的没办法想要搞太空育种,所以常浩南才找到栾文杰帮忙。
    也正是那个时候,他接手了给海洋一号设计筛选算法的任务,从而开始间接涉足航天领域。
    也算是陈年旧事了。
    被栾文杰这麽一提,李忠毅也跟着点了点头:
    「但我记得那个项目一直没什麽太大投入,理论上讲好像现在还算是可行性研究阶段……」
    但栾文杰却是眼前一亮。
    他可是非常清楚,对于常浩南来说,在正式立项之前就把事情做个七七八八并不算稀罕事。
    至少当年海洋一号的算法就是这样。
    「所以……您那边已经有进展了?」
    「那倒还没有。」
    常浩南赶紧摆了摆手:
    「只是我突然来了灵感,所以想要暂时休会去验证一下……」
    (本章完)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