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9章 摸着美国人过河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1209章摸着美国人过河
    第四代战斗机的发展路线,毕竟是决定未来二十年,甚至更长时间内航空兵主力装备情况的大事。
    不可能航空工业内部开场会就算完事了。
    研讨会出不了什麽决定,但最终形成的结论也要进行上报,作为最终决策的重要依据。
    包括在现场只是唱配角的航空动力丶电子科技丶兵器工业等几个兄弟单位,也要分别提交与自身任务相关的研究现状和可行性报告。
    这些事情虽然看似不起眼,但涉及到的行业和单位数量极多。
    千头万绪逐一落实下去,怎麽也得花上几个月功夫才能搞定。
    年末之前能开始走立项流程就不错了。
    不过,常浩南这边对于研制第四代发动机算是「蓄谋已久」,之前交上去的那份80项技术清单,就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同样的作用。
    所以只是用了大约一个月时间,帮助刘永全和万中辉等606所的骨干技术人员梳理了一下后续工作内容。
    正如他之前和孙琮所说的那样,涡扇10G作为一种成熟型号的改进版本,完全可以放手给逐渐成熟起来的新一代工程师们自行完成。
    至于常浩南本人,倒也没有像张洪飈所担心的那样很快再次前往镐京。
    因为计划用于高超音速验证弹的液体火箭发动机,很快就要开始第一阶段地面试车了。
    这一次,大洋彼岸的两个对手,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放在了同一个地方……
    ……
    一个月后。
    京城,航天六院101所。
    尽管六院本身位于镐京,但作为一个在编职工近万人的大型单位,其下属机构自然遍布大江南北。
    其中,165所丶101所和801所,是国内目前仅有的丶能够系统性进行液体火箭发动机试验的三个地方。
    从地理位置上讲,最方便的当然是位于镐京本地的165所。
    但这里的新型号发动机试验区主要面向大推力发动机试验,且已经完成了煤油-液氧系统的相关改造准备,很难在短时间内进行常浩南所需要的测试。
    好在验证弹上面的液体发动机体量不大,所以在排查解决掉一批分系统测试过程中发现的技术问题之后,就直接装车运到了云岗试验中心。
    当然,这些都是发生在过去一个多月时间里的事情。
    而今天,则是正式启动第一阶段测试的日子。
    相当巧合的是,五角大楼也在京城时间的当天凌晨,正式公布了自己的高超音速武器研发计划……
    于是,常浩南这边刚一坐稳当,早已经等在小会议室里的陈志巍就把摆在桌上的一份报纸推到了他的面前:
    「常院士,您看看这个。」
    说话时,脸上还带着压抑不住的笑容。
    「嗯?」
    常浩南一低头,就看到版面最上方用醒目的黑色字体印刷了一行标题:
    《震惊世界!美军将装备新型超高速巡航飞弹,可在一小时内打遍全球!》
    还没等他看得太详细,陈志巍又迫不及待地继续开口道:
    「美国人这次打出来的旗号,竟然和您之前提出来的概念不谋而合!」
    「一小时打遍全球,多响亮的说法!」
    语气中除了兴奋以外,却还颇有几分惋惜:
    「只可惜咱们顾及到国际影响,没有在公开媒体上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否则就能让美国人跟在后面吃咱们的瓜落了……」
    「……」
    饶是以常浩南如今的定力,听到这里也有些绷不住。
    毕竟这个一小时打遍全球的说法,确实是美国人那边原创的。
    去年底在西郊宾馆做报告的时候,他为了让下面的非专业出身的领导同志们对高超音速武器有个概念,才搬过来稍微用了用。
    本来觉得这种高级别的内部报告,内容不会扩散到太大范围。
    谁承想可能是因为效果太好,导致上级在下发的文件当中原样引用。
    总之项目组内的部分中层负责人,也都一并看到了这句话……
    「咳咳……」
    常浩南借着咳嗽的动作,掩饰了一下自己的表情:
    「我们现在还处在韬光养晦的阶段,低调点不会有错,也没必要去和对方去争这些虚名……」
    「再者说,就算我们真的进行了公开的宣传,美国人也不可能在舆论层面上吃亏,到时候肯定就会选择其它的说法,结果也是一样的。」
    他一边说着,一边又仔细看了看报纸上内容——
    虽然标题颇有点XX震惊部那意思,但眼下的标题党倒还没发展到十几年后那样无法无天的程度。
    所以下面的正文部分还是颇为充实,几乎占据了一整个版面。
    而且还附上了一张X43A和一张X51A的高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