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5章 一炮双响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1105章一炮双响
    在常浩南自己点头同意之后,接下来发生的一切确实进度飞快。
    仅仅三天之后,科学院和工程院便分别公布了2003年度院士增选第二轮的候选人名单。
    这个年代,两院虽然都已经建立了自己的官网,但出于习惯考虑,还是会首先通过纸质媒体,比如科学新闻之类的途径向社会层面公开。
    因此,直到常浩南返京落地,回到航空动力集团之后,才从朱霖育亲自送过来的两份文件中看到自己的名字——
    两次。
    「朱总,这……」
    他满脸惊愕地指着面前的两张表格,一时间甚至不知道该如何开口。
    双院士这事,要说常浩南没在心里面想过,那肯定是假的。
    但考虑到上一批双院士的具体情况,以及自己目前的年龄,他一直以来在理智上还是认为可能性并不大。
    结果就被整了个惊喜。
    「没办法……你人只有一个,大家又都想沾沾光,那可不就只剩下这种办法了麽……」
    坐在对面的朱霖育语气中透露出些许无奈,但眼神中却闪过一丝微不可查的狡黠。
    常浩南察觉到此,再低头仔细一看,果然发现了一点端倪——
    自己在两张表上面显示的工作单位并不相同。
    一个是京城航空航天大学。
    而另一个,则是航空动力集团。
    常浩南瞬间就悟了。
    这哪是「大家」都想沾光。
    明明是对方想要沾光。
    不过,航空动力集团毕竟属于老本家,他也不至于当众拆穿就是了。
    一番说笑之后,朱霖育率先收敛表情,说起了正事:
    「浩南同志,你接下来这段时间……最好是能在京城留一段时间。」
    尽管常浩南本就有此打算,但乍一听到对方特地提出这个要求,还是有些意外:
    「怎麽说?」
    「因为过去只靠书面材料进行评选的问题比较多,所以从今年开始,两院的部分学部可能会做一次试点,邀请候选人进行现场工作报告和答辩。」
    朱霖育解释道:
    「虽然给你报上去的材料已经非常有说服力了,但是毕竟……特殊情况,所以也难保不会找到你,所以最好还是能准备一下。」
    「放心吧。」
    常浩南点点头:
    「镐京那边的工作已经基本理顺了,后面几个月,我应该会在京城准备几个新项目。」
    朱霖育双眼猛地瞪大:
    「还有新项目?」
    对于他来说,常浩南刚才的回答可谓是喜忧参半——
    常浩南的院士头衔已经十拿九稳,在这个节骨眼上有新思路,有助于趁热打铁撬动更多资源,自然是好事。
    但另一方面,航空动力集团毕竟才成立没几年,研发能力还是有限。
    资源再多,没有足够的人去搞研究,也只能是一场空。
    眼下同时支撑两个新型号(AE1500丶QC300)的研发,以及另外几个现有型号的改进,就已经基本算是到头了。
    真要是再多出一个大活,恐怕就要面对心有馀而力不足的窘况。
    「放心吧……不是要搞新的型号。」
    眼见朱霖育一脸拧巴的表情,常浩南也大致猜到了对方的想法,于是笑着宽慰道:
    「在AE1500的生产方面,还需要一些过去研究较少,甚至完全处于空白的新技术……我准备利用一下火炬-C.B.法拉利公司那边的经验,提前解决一下。」
    「另外就是一些更长远的考虑了,以现在的条件,还只能做一些预研……」
    朱霖育闻言也放松下来,赶紧表态道:
    「总之,如果有什麽地方需要支持,那集团层面肯定尽全力满足你的要求!」
    算上常浩南,航空动力集团今年有三个人进入了院士的二轮评选。
    另外两位,自然还是2001年铩羽而归的阎忠诚以及姜甫和。
    但客观来讲,都不算太稳。
    而且以他们的年龄,即便成功获评,也不太可能再亲临研发一线。
    因此,集团层面的重视程度,自然也有所不同。
    但常浩南对此倒很是平常心:
    「倒也不必……自适应加工这块,火炬集团本身就有一定的研发基础,而且还能获得来自精工计划的支持。」
    「至于那些预研……至少现阶段,交给火炬实验室那边负责就好。」
    常浩南亲自带出来的第一批两名学生,这会都已经毕业。
    王杰顺理成章地留校任教,而栗亚波虽然尚处在博后阶段,但距离出站只剩一年功夫。
    而当年的三名讲师,也陆续成为副教授,获得了博导资格。
    整个课题组的规模和研究能力自然大了不少,可以脱离常浩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