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6章 反隐身能力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反隐身技术只能缩小优势,但要想真正对抗第四代战斗机,那只有让我们自己也装备四代机才行。”
    “我们也装备四代机啊……”
    乔晨青背过手去,双眼目光深邃地望向天边,仿佛正幻想着那里有一架涂着八一军徽的第四代战斗机在飞行。
    政工出身的他之所以能够代理空军司令员,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前任刘尧顺的身体情况突然恶化。
    考虑到年龄因素,很可能过不了几年就会退居二线。
    因此,乔晨青心里觉得,自己大概率是无法在任上看见华夏四代机服役的那一天了……
    ……
    首飞成功,只是漫长测试阶段的开始。
    正所谓,首飞难,定型更难。
    由于空警2000与空警200在气动结构和机载设备层面的差距太大,因此很难参考后者研发过程中的相关经验。
    很多东西都需要重新开始。
    其中最特殊的,自然就是常浩南负责研发的那套指挥系统。
    这也是空警200和空警2000之间最本质的区别――
    前者只是把一部雷达搬到了天上,具体的作战指挥和决策下达,还是需要由地面指挥所或者一线战斗机来完成。
    后者则是集合了侦察、指挥、控制、通信等多种功能的、真正的空军作战中心。
    二者的级别也存在巨大不同。
    实际作战当中,空警200上面只需要一名少校或中校级别的军官负责对信息的上传下达。
    但空警2000上面则可能需要一名师级指挥员,以保证在整片空域内都拥有最高权限。
    因此,在镐飞集团对飞机本身开展高密度试飞的同时,常浩南所带领的团队,也用最快的速度,完成了机载指挥系统的软件设计。
    在步骤上,软件项目和硬件项目没有太大区别。
    也要分成原理验证、技术验证、工程验证……等等过程。
    唯一不一样的可能只是,由于代码可复制的特性,所以不需要额外搞一个生产定型而已。
    而目前的指挥系统,就是处在原理验证向技术验证过渡的过程当中。
    为了尽快实现这一过程,常浩南在不改变软件底层逻辑的情况下,把系统内可用节点数量从成品软件计划当中的最多200个缩减到了20个,以加快开发进度――
    反正本轮只是技术验证,并不要求完全还原实际使用当中的情况。
    20个目标怎么也足够了。
    得益于这次简化,在首飞仅仅二十天后,空警2000的指挥系统就以Alpha测试版的形态被安装到了原型机上面。
    这也意味着,该型号在功能上真正达到了完全状态。
    那么下一步,自然就是和作战飞机一起,进行机载设备层面的测试……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