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0章 必须要有自己的四代机!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1200章必须要有自己的四代机!
    秦岭01号的机舱里,季平峰一边喘着粗气,一边小心翼翼地控制着节流阀和操纵杆,尽可能不让飞机的正六点方向落入对手的瞄准环当中。
    实际从扬长避短的角度出发,空战训练大纲要求歼11B应当避免陷入和高敏捷性战斗机的水平缠斗。
    但一方面,这种拦截驱离任务的要求和空战毕竟有所区别,不能简单一概而论。
    另一方面,在多功能显示器的信息界面上,另外四个己方目标点正在从内陆方向高速靠近。
    这正是季平峰等待了许久的反击时刻。
    在预警机上指挥员的指挥下,淮河小队的四架飞机在作出一副准备返航的姿态之后,却并没有真的降落。
    而是利用歼11B巨大的航程,来了一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由秦岭1队负责与对手纠缠。
    而淮河小队在闽北山区的低空待机隐蔽,只通过数据连结收己方飞机的位置和高度信息。
    等到战场被拉入2000米以下之后,再迅速前出并进行爬升,尽可能在被对方预警机发现之前占据足够的高度优势。
    最后用7对3的绝对数量优势赶跑敌人。
    当然,这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利用了对手的E767距离华夏海岸线更远,且AN/APY2机械扫描雷达并不擅长对低空目标进行探测的缺点。
    以多打少加上以逸待劳,说起来肯定有点胜之不武的嫌疑。
    但眼下却不是讲武德的场合。
    季平峰顶着让人眼前有些发黑的过载艰难抬头,瞄了一眼座舱上方的后视镜。
    就在援军即将加入战场的最关键时刻,那架已经咬住自己侧后半球的F22却突然调整襟翼角度,开始朝反方向滚转。
    电光火石之间,他判断出,对方应该是已经发现了正在赶来的援军,准备见好就收。
    「对面要溜,全体放弃缠斗,准备追击,咬住他们!」
    在这种瞬息万变的时候,任何花里胡哨的技术都不如语音好使。
    下达指示的同时,季平峰猛地转动操纵杆,拼着损失一定能量,进行了一个紧凑的180°转弯,准备在最短的时间里完成对敌人的反咬。
    但又一次地,F22体现出了它无与伦比的加速性能。
    在接下来不到一秒钟的时间里,季平峰看到敌机进行了一次几乎和他相同幅度的超机动转弯,接着整个机体表面被一团涡流形成的雾气完全覆盖,如同一朵云在海天线上飞速移动。
    这当然不意味着对方已经突破了音速,但仍然是几乎突破了一般认知的低空机动性。
    照相枪在大约3-4km的距离上捕捉到了一个画面,只不过考虑到就连飞行员都很难从一团水雾中清晰看到对方飞机的样貌,所以最终得到的照片几乎必定模糊不清。
    对于这种有节制的斗法而言,最好还是能拿到更有说服力的证据。
    尤其是在己方刚才还小吃一亏的情况下。
    稍稍平缓了一下呼吸,季平峰左手把节流阀推动到底,准备继续追击一段距离试试。
    但即便只靠肉眼,也能看出双方的距离正在不断拉远,恐怕并没有什麽再次追上的可能。
    「秦岭1队,你们注意一些,追击不要过于深入。」
    无线电中传来了语气沉稳的提醒:
    「我们的燃料已经报警,必须得返航了。」
    参与本次行动的飞行员都已经集中驻训了差不多半个月左右,所以季平峰能够听出,这是淮河01号驾驶员的声音。
    后者显然是在担心,如果己方失去数量优势,对手可能会选择重新杀个回马枪,到时候就麻烦大了。
    「收到!」
    随着飞机改平,这会儿季平峰的脑子也重新冷静下来——
    面对眼前这种解放军第一次遭遇的对手,相比于用照相枪斗气,显然还是记录对方的目标特徵更加重要。
    尤其F22此时正在用RCS最大丶红外特徵也最明显的尾部对准自己。
    如果错过这个机会,那才是追悔莫及。
    于是,他在无线电中发出了新的指令:
    「秦岭1队,打开雷达和IRST,不要用锁定模式……尽量收集对方的信号特徵,带回去给上级分析!」
    ……
    另外一边,罗宾逊上校再三确认对方已经彻底被自己甩开,然后有些气急败坏地摘下氧气面罩。
    最后的一次急加速成功避免了在场面上留下「被锁定」的明确证据,但作为代价,他不得不选择放弃一些隐蔽性,难免会有些雷达和红外特徵被对方给拿去。
    好在因为时间有限,加之几架前两批次的产品和后续真正用于作战的那些仍然存在细微区别,所以倒是不会泄露太多。
    由于刚刚的兴奋和缺氧,上校的思绪仍然有些纷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