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1章 几乎现成的方案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他长叹一口气,然后摆了摆手:
    「我再考虑一下吧……」
    紧接着,在确定卡索雷已经离开并走远之后,艾德斯坦纳光速回到办公桌后面拿起电话,拨通了自己秘书办公室的号码:
     「帮我给华夏方面发一封邮件,询问他们能否提供预警机雷达天线的设计方案……」
    「当然不是详细数据……有总体方案就行,要快!」
    在放下电话那一瞬间,他有些庆幸,自己当初并没有一口回绝对方,而是一直拖到了今天。
    总归留下了一定的回旋馀地。
    ……
    艾德斯坦纳的要求,很快就被呈现在了刘永全的办公桌上。
    不过这一次,前者收到反馈的速度要比以往慢上不少。
    一来,最早提出这个项目的常浩南眼下正集中精力理顺新型号立项之后的大量工作,因此这件事只能由刘永全自己负责协调。
    二来,合作研发预警机,并不是靠航空动力集团自己就能完成的。
    还需要电子科技和航空工业方面的配合。
    或者说实在点,别人两家才是主力。
    而像这样横跨多个企业的合作,光是集团层面的审批程序就不少。
    尽管在常浩南签名的作用下几乎全程绿灯,但对于还不太熟悉这方面业务的刘永全来说,还是着实有些头疼。
    直到半个月后,他终于又一次前往镐京,联系到了正在负责对空警2000进行测试的梁绍修。
    实际上,二人此前也有过几面之缘。
    远的不说,就5月末那场立项启动会,他们就同时参加了。
    只不过那时候梁绍修在旁听席上没机会发言,而刘永全则是作为接受审核的一方,所以并未有过深入接触而已。
    好在都算是常浩南在不同赛道带出来的兵。
    虽然没有名分,但也有那麽几分师兄弟的意思。
    因此,只是经过一段简单的寒暄,俩人就算是熟络了起来……
    毫不意外地,首次走进镐飞总装车间的刘永全,就被那架预警机给震撼到了。
    以至于很长一段时间里,视线都没能从它身上挪开——
    论大小,C909这个110吨级别的平台其实体量有限。
    但背着一个大盘子,还「浑身带刺」的状态,却会莫名地产生一种科幻感。
    梁绍修对此倒是已经见怪不怪。
    几乎每个第一次到这里的人,反应都和刘永全差不多。
    「常总和王院士做主上马的第二个型号,已经进入测试阶段了,估计明年就能交付部队试用……」
    「……」
    例行公事般地简单介绍一番之后,他就准备进入今天的正题。
    但还没等他这边开口,就听到旁边的刘永全用一副感慨的语气低声自言自语道:
    「怪不得常总之前那麽有信心……」
    之前他第一次和艾德斯坦纳说起合作开发预警机的建议时,后者并没有给出明确的回答,而是顾左右而言他,完全是一副准备另找合作对象的样子。
    当时常浩南就说过无需着急,对方最后肯定还会回头。
    后来一连几个月杳无音信,刘永全的心里还有点打鼓。
    结果今天到这一看,发现常总恐怕从很久以前就已经开始准备了……
    而梁绍修稍微一愣,也从这句话里面听出了刘永全此行的来意:
    「所以……刘总这次来谈的合作项目,是跟空警2000有关?」
    他前天才接到上级通知,说有盛京606所的同志来洽谈型号合作事宜,因此并不知道太多细节。
    「严格来说,是和预警机有关。」
    刘永全也收敛起表情,换上了严肃的语气:
    「我们手头有一款和达索联合研发的丶最大起飞重量在35吨左右的公务机平台,现在法国方面向我们提出请求,希望能在其基础上联合研发一种轻型预警机。」
    他说着拍了拍自己手中的公文包:
    「平台的基本信息我已经带过来了,不过需要你们尽快拿出一个雷达系统的总体设计,否则我担心法国人等不及……」
    「等等……」
    梁绍修当即愣住:
    「平台是现成的?」
    「是啊。」
    刘永全点点头,有点疑惑为什麽对方会是这样一种反应。
    梁绍修努力让自己的心态保持平稳:
    「这样的话……我们手头有个几乎现成的方案……」
    这下子,轮到刘永全一脸懵逼了:
    「啊?」
    作为在分家之后才被提拔到技术领导岗位的「年轻骨干」,刘永全对于航发系统以外的情况并不算十分了解。
    他本来觉着兄弟单位怎麽也需要几个月的功夫,才能拿出达索方面想要的总体方案。
    毕竟不是把大平台等比例缩小就完事了。
    为此,他甚至还专门想过,要怎麽稳住法国人的心态。
    结果今天到了镐京,却发现……对方已经准备好了?
    (本章完)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