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地上鞋两双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晨写的这首诗,真的这么令人忍俊不住?
    李刚可是渭城四大公子之一啊,也是满腹才华,他听了这诗都笑了!
    难道说杨晨的这首诗,这么不堪?
    还是说,杨晨并没有吟诵真正的邀月诗,而是随意赋诗一首,来糊弄大家,把大家都当了傻子对待?
    于是,很多人,都细细打听,李刚为何发笑!
    一听之下,所有的人,几乎都忍不住笑了。
    床前明月光,地上鞋两双,床上狗男女,其中就有你。
    这也太搞笑了吧!
    原本杨晨这首还算是有些意境的诗,被这么一改,简直是俗不可耐!
    不过,陈夫子、陆先生、东郭四海等等,有着才学修为的人,听了杨晨的这首诗之后,并没有笑,也没有发言。
    而是静静的思索,静静的感受着这首诗的魅力。
    他们相信。
    面对着这么多读书人,杨晨定然是不敢随便拿出来一首诗糊弄大家的。
    再说邀月之作,千古名篇!
    想要拿出一首和这样的千古名篇差不多的诗,简直是难如登天。
    越琢磨越是有味道。
    这首小诗,既没有奇特新颖的想象,更没有精工华美的辞藻;它只是用叙述的语气,写远客思乡之情,然而它却意味深长,耐人寻味。
    短短四句诗,写得清新朴素,明白如话。
    它的内容是单纯的,但同时却又是丰富的。
    它是容易理解的,却又是体味不尽的。
    诗人所没有说的比他已经说出来的要多得多。
    它的构思是细致而深曲的,但却又是脱口吟成、浑然无迹的
    这样的诗,自然而然,深得自然之精髓,显然已经到了无意于工而无不工的高深境界,怪不得这首诗,诗成可邀月。
    诗法自然,无意于工而无不工。
    这简直是诗的最高境界。
    能够写出来这样的诗的人,简直可是称作是诗中的圣人,仙人了。
    这样的诗,这样的境界。
    普通的读书人,还不能理解。
    可是,这首诗,读起来朗朗上口,十分的工整。
    任是谁也挑不出来丝毫的毛病。
    更是有些人,读着、读着,也慢慢的读出来了其中的滋味。
    只是众人都不解。
    杨晨怎么写出来的这首诗,会是思乡之诗?
    这不符合情理啊?
    杨晨身在渭城,何处思故乡?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