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上天不报,我来报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大哭,一边剥皮取肉……」
    沈炼看了蒋庆之一眼。
    蒋庆之神色平静,甚至有些惬意的味儿。
    有人说名将当视人命为草芥……沈炼想起唐顺之对蒋庆之的赞不绝口,不禁暗自叹息,「俺答部的豪商们乘势压低价钱,牧民不得已,为了不饿死,只能贱卖了那些皮肉。咱们这边的商人闻讯而去,也分到了一杯羹。」
    「好!」
    蒋庆之看着颇为满意,沈炼忍不住问道:「长威伯就不担心俺答穷疯了,明年南下打草谷吗?」
    每当草原遭遇天灾人祸穷疯的时候,便会不由自主的看向南方。南方的邻居有钱有粮,要不,去抢特娘一把!
    「今年不打,明年不打,可迟早会有这麽一战,甚至是大战延绵。」蒋庆之说道:「既然避无可避,那麽在对方也遭遇重创时开战最好不过了。」
    沈炼窥探着他的神色,「长威伯莫非期冀俺答马上就开战?」「对,越快越好。」蒋庆之笑了笑,「不过今年不可能了。明年还得看情况。可惜了。」
    沈炼特地回了一趟家,唐顺之最近在京城各处转悠,说是要看看京师地形。
    「应德回来了?」
    唐顺之正在院子里洗衣裳,闻声回头,「刚回来。」
    「我方才去了新安巷,那位长威伯听闻俺答部因雪灾损失不小,竟幸灾乐祸。」
    沈炼说道:「我并非滥好人,可长威伯动辄杀俘筑京观,视人命为草芥。应德,此等人若是身处乱世,可为枭雄!」
    唐顺之搓了几下衣裳,舀了一勺水在木盆中,把衣裳按在水下浸泡,回身寻个地方坐下。
    「他不是枭雄。」
    「那你以为……」
    「就是个……」唐顺之指指心口,「就是个心中有盼头的人。我知晓你在担心什麽。不外乎便是我与他走的太近,若是倒霉,我心学也会被牵累。」
    「此人剑走偏锋,时常做些令人瞠目结舌之事,我心学传播不易,若是被牵累,就怕一蹶不振。」
    「先生最后时刻说了什麽?」唐顺之问道。
    沈炼肃然道:「此心光明,夫复何言。」
    「此心光明,既然光明,那便循心而活。你觉着蒋庆之所作所为是对是错?」
    沈炼默然。
    唐顺之叹息,「他一举一动看似离经叛道,可哪一件不能示人?哪一件是祸国殃民?既然如此,那个所谓的经,所谓的道,是对是错?」
    沈炼恍若被当头棒喝,「应德你……」
    「你看似狂放不羁,可骨子里却依旧被儒的那一套给束缚住了。」唐顺之温和说:「先生说知行合一,不谈其中的深意。
    既然知晓孰轻孰重,那麽该如何做自然就有了准则。比如说长威伯在南方杀俘筑京观,看似嗜杀,可仔细想来那些倭寇双手沾满了大明百姓的鲜血,该不该死?」
    沈炼默然点头,他在锦衣卫消息灵通,自然知晓倭寇在东南犯下的杀孽之重,百死莫赎。
    「可若是解送到京师献俘,那些士大夫会如何说?」
    「关押或是苦役,苦役最有可能。」
    「那还有什麽好说的?」唐顺之说:「彼时我也在,刚开始有些不适,但转瞬就觉着……特娘的,杀得好!」
    这是沈炼第一次听到唐顺之爆粗口。
    「我当时也问过长威伯,问他这般杀戮,难道就不怕死后各种报应?你可知他如何说的?」
    唐顺之不等他回答,轻声道:「若上天报应不爽,造下无边杀孽的倭寇便罪该万死。可据我所知,他们许多人都过的颇为逍遥。既然上天不报,我来报。若是有报应,我甘之如醴!」
    唐顺之起身拍拍沈炼的肩膀,「纯甫,你在锦衣卫的时日太长了,长到自己变了也不知。」
    「是我变了吗?」沈炼茫然。
    「我正好去新安巷一趟,大概晚饭不回来了,顺便给你带着好吃的。」
    唐顺之到了伯府时,蒋庆之正在接待黄锦。
    「荆川先生还请稍待。」富城知晓自家伯爷对这位心学大佬的重视,亲自作陪。
    书房里,黄锦轻声道:「那个女子姓汪,年十五,长的不说祸国殃民,却也令人心动。」
    蒋庆之抖抖菸灰,「又勾上了?」
    黄锦点头,「昨日那女子请见卢靖妃,正好……遇到了裕王殿下。咱说一句话……长威伯,男人太着紧女人不是事,但那得看是什麽男人。」
    这话听着绕口,却代表着嘉靖帝的意思。
    ——老三这娃在女色上稳不住,该管管了。
    这位老父亲恪守二龙不相见的判语,却把此事丢给了蒋庆之。
    「我知道了。」蒋庆之点头,表示自己会处置此事。
    黄锦起身,「对了,最近天气冷,嘴里寡淡没个味儿,上次听闻长威伯家中有什麽……腌蚕豆?」
    蒋庆之忍不住想翻个白眼,「石头。」
    「少爷。」孙重楼进来。
    「让厨房给黄太监……三罐子腌蚕豆。」
    「十罐!」
    「你想得美!」
    「最少七罐。」
    二人一番讨价还价,黄锦带着五罐腌蚕豆凯旋回宫。
    唐顺之被请进书房。
    「荆川先生此行收获如何?」蒋庆之问道。
    此次唐顺之去勘察京师各处地形是受蒋庆之委托,目的蒋某人没说,但唐顺之隐约猜测到了一些。
    唐顺之坐下,「我此次在京师各处走动,半道却恍然大悟。江山在势不在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若是有道,天下景从,文武齐心协力,京师哪怕是一马平川,俺答铁骑也休想踏入一步。若是失德,就算是壁立千仞,也会不攻自溃。」
    「先生大彻大悟了。」蒋庆之笑道。
    「我也看到了处处皆是儒学,处处皆是摇头晃脑读书的学子。庆之,墨家……任重道远啊!」
    蒋庆之问道:「心学不属于儒家吗?另外,若是墨家出头,心学如何?」
    唐顺之洒脱一笑,「无论谁当道,我心学该如何便如何。什麽道,什麽术,我自走我路,与人何干?」
    这位是真洒脱,蒋庆之想到了先前的沈炼,不禁叹道:「若人人皆如荆川先生,那就天下太平了。」
    他如今头痛的是裕王那个小子的事儿。
    也有些好奇那个汪姓小娘子。
    他叫来了莫展,「去查查那位汪姓小娘子的底细。」
    「是。」
    莫展走后,蒋庆之呵呵一笑,「我倒要看看,这位是何方神圣!」
    ……
    求月票啊!
    (本章完)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