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长威伯镇压翰林院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醒过来,想到此事对小女儿名声造成的打击,心急如焚,「此事可能挽回?嫁妆多给些也使得。」
    「哎!嫁妆再多,可能敌得过翰林院?陈家都说了,翰林院出来的都是宰辅,你家大郎君得罪了一群未来的宰辅,谁敢娶你家二娘子?」
    媒人走了。
    王氏刚有事儿回来,问道,「媒人呢?」
    「那事……怕是不成了。」周东失魂落魄的道。
    王氏问清了事儿始末,面色涨红,「都说好了,这不是欺负人吗?」
    「可还没交换帖子,就算不得定亲。」周东苦笑,「二娘子那里……你去说说。」
    「大郎那里……」王氏咬牙切齿的道:「怎地这般不懂事啊!」
    「我会和他说。」
    没多久,后院传来了二娘子的低泣声。
    「哎!」
    周东蹲在院子里长吁短叹。
    直至夕阳西下,周夏才回到家中。
     周东嗅到了他身上的酒气,见他鼻青脸肿的模样,顿时就忘记了呵斥,急忙让王氏去找药。
    「不用,就是皮外伤。」
    周东欲言又止,王氏几度想开口,最终看着儿子身上的伤都忍住了。
    晚上两口子躺在床上嘀咕着。
    「大郎估摸着前途渺茫了,他娘,要不那亲事还是作罢,回头为夫去再寻个媒人。这京师那麽大,我闺女不说天姿国色,也算是宜家宜室吧!还怕找不到夫君?」
    「可别人一打听,得知二娘子有个得罪了翰林院的兄长,谁还敢和咱们家结亲?」
    「这事儿……哎!」
    「要不,让大郎低个头?」
    「大郎从小就好脸面呢!」
    「那二娘子咋办?」
    「乾脆明日我去陈家低个头。」
    「就怕他家不肯。」
    第二日早饭,周夏见妹妹眼睛红肿,父母一脸疲惫之色,便问了缘由。
    终究妹妹没忍住,说了婚事的事儿。
    「儿不孝!」周夏跪下。
    「起来!」周东扶不动儿子,苦笑道:「陈家和咱们家相知多年,为父今日去说说,多半能挽回。」
    可周夏知晓此事很麻烦。
    他去了伯府,把事儿告知了老师。
    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弟子吃先生的,用先生的,有事儿找先生……理所当然。
    当然,先生若是有事儿,或是没人养老,弟子不出手就会被人骂为忘恩负义。
    「弟子很是愧疚,又觉着……好似被什麽捆住了。」
    「大明不只是翰林院能为官。」
    蒋庆之起身,拍拍他的肩膀,「本来我想明日再去翰林院,既然那些人不择手段,那也就无需等了。走!」
    ……
    当蒋庆之和周夏出现在翰林院门外时,消息迅速扩散。
    「陛下,长威伯去了翰林院,翰林院如今人声鼎沸……」
    芮景贤偷瞥了嘉靖帝一眼。
    嘉靖帝看着精神了许多,「昨日弟子被人殴打,今日便打上门去,倒是他的一贯作风。」
    芮景贤说到:「那些人说,今日这场论战,翰林院志在必得。」
    「就没人支持他?」
    「有,昨日一并被打了。」
    「翰林院竟然不动口,而动手。」道爷讥诮的道:「说不过便动手,庆之那娃最喜这等人……随时来报。」
    「是。」
    ……
    翰林院。
    蒋庆之站在院子里,周夏站在侧后方,孙重楼和窦珈蓝一左一右,二人都配着长刀。
    「今日本伯来此,是想问问,翰林院是个说道理的地方,还是个动手的地方。」蒋庆之把前方的数十人视为无物,「动手,那麽本伯奉陪。动口,谁来?」
    詹勤上前,拱手,「在下翰林院编修詹勤,昨日下官并未动手。」
    「那麽,今日是你与本伯辩驳吗?」蒋庆之问道。
    「是。」昨日后,詹勤和几个同僚研究到了半夜时分,就是为了下一场论战。他开口说道:「汉之前,天下无序,以至于征战不休。」
    蒋庆之点头,表示同意这个说法。
    詹勤心中一松,按照昨夜的分析,只要开头站稳了,后续他就有把握能一直压制对方。
    「前汉时废黜百家,独尊儒学,这才有了前汉数百年基业……」
    翰林院的人大多神色傲然,自豪感油然而生。
    「等等。」
    蒋庆之叫停了他。
    「长威伯有话说?下官洗耳恭听。」詹勤微笑道,昨夜他们商议过各种应对方式,准备了许多陷阱,就等着蒋庆之往下跳。
    蒋庆之拿出药烟,孙重楼为他点燃,蒋庆之开口道:「前汉盛世乃是文景之治吧?」
    詹勤点头表示认可。
    「那麽,文景之治时,前汉用的是什麽治国之术?」
    翰林院瞬间静悄悄的。
    蒋庆之的声音缓缓而来,「黄老之术!」
    詹勤笑道:「是黄老之术,可后续不是换了我儒学。正是我儒学……」
    「等等!」蒋庆之再度打断了他,「那麽也就是说,黄老之术治国也不逊色于儒学,这个可有疑义?」
    昨夜他们只是分析了儒学的各种利弊,压根就没想到蒋庆之会从别的学说来突破。詹勤面色难看,反击道:「可正因独尊儒学,这才有了前汉数百年国祚。」
    国祚泥煤!
    蒋庆之最反感这群人和自己说什麽国祚。
    脑海中鼎爷依旧缓缓转动着。
    「文景之治后,前汉可曾再有盛世?」
    蒋庆之的话就如同是一柄利剑,一下刺穿了詹勤的甲衣。
    他嘴唇蠕动,想反击,可却找不到论据。
    「文景之治积蓄了国力,汉武反击匈奴,这才有了大汉之威。可在此之后,前汉却一路下滑……乃至于有了那番话!」
    蒋庆之看着众人。
    一字一句的说:「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用德教,用周政乎……」
    谁来反驳!
    蒋庆之目视众人,「汉武所谓的独尊儒术,可治国用的可是儒术?是儒皮法骨!」
    「前汉真正用儒术治国的乃是汉元帝刘奭。可前汉衰微始于谁?」
    蒋庆之用食指重重的指着地面,「正是刘奭!」
    ……
    「陛下,长威伯说:汉宣帝曾说,乱我家者,太子也!换成人话便是在说,大汉衰微,始于重用儒术的刘奭!」
    嘉靖帝眯着眼,「翰林院如何?」
    「鸦雀无声!」
    (本章完)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