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三四章 简陋村庄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就在边地左近大量购置土地,招募流民耕种,直接以出产的粮食换取盐引。
    这种形式的募民屯垦活动,就叫作商屯。
    而如今在宣大边地的许多地方,都建起了许多这样的商屯。
    杨鹤就任宣大总督之后,在宣大地区推行的鼓励商屯的政令,虽然在宣大地区造成了一些新的土地兼并情形,一些来自江浙的豪商,动辄购地三五千亩之多,以至于朝堂之上众议纷纭,但是崇祯皇帝却并没有下令叫停。
    一方面,这是当初自己在朝廷的招商旨意之中答应过的。
    另一方面,充分利用这些多半都是出身南直隶的商人,从陕西、山西以及河南、河北甚至江淮等地,招徕和安置流民灾民,其效率或许比官府安置要高上一点。
    最重要的是,以商屯形式进行的规模化农业耕作,在许多方面都会比单纯一家一户的小农耕作有优势。
    特别是在水利设施的修建与改进上,在良种的选择培育上,比传统的小农耕作有优势。
    至少,这么做不需要朝廷花费一分银子,而且因为有了向这些有钱的商人们出售土地所得的收入,宣大总督府还从中大大地赚了一笔。
    若不是这样的话,朝廷原计划在宣大边外安置大量移民的计划,根本就推行不下去。
    即使勉强推行下去,效果也绝不可能是今天这个样子。
    如今大同边外的归化城里,才过去了不到一年,之前战争的遗迹已经消失不见了,来自山西、河南、河北等地移民,早在四五月份的时候,就已经开始陆陆续续从杀胡口出关,前往归化城外寻求分得土地了。
    到了八九月份,朝廷的招垦令正式传遍天下之后,山西、河南布政使司都担负有向归化城一带移民的任务。
    于是在本地官府的鼓动与解送之下,有了更多因为天气干旱土地绝收的山西、河南佃户灾民,不得不背井离乡,扶老携幼,举家北迁,找寻活路,从得胜口、杀胡口出关开荒的人流络绎不绝。
    就这样,到了十一月末的时候,单只是归化城内外安置的移民,就已经达到了两万六千六百八十一户,男女老少累计七万八千四百六十九口。
    归化城外的哈屯河两岸,以及归化城所在的土默川上,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就涌现了一片又一片的耕地与村屯。
    而移民们烧荒开垦形成的草原大火与漫天浓烟,更是在入秋之后让归化城一带笼罩在一片厚重而呛人的烟雾之中。
    如今,归化城以南,通往杀虎口的官道两边,每隔上十数里地,就能见到一个又一个简陋的村庄。
    村庄普遍都不大,或者数十户人家,或者百十户人家。
    而且都是清一色的地窨子和棚户区,外面围着简陋的篱笆墙,或者只是半截子简陋的土围子。
    过去这一带美丽安静的草原风貌,开始消失不见了,而取代它的,正是如同内地一般东一片西一片的简陋村庄。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