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六八章 猛士如虎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当初,王廷臣率部强攻夺取了兰州门户安定城之后,西北进入了天寒地冻的冬天,而朝廷号召各地督抚全力赈济移民的旨意,也在这个时候传到了西北边地。
    坐镇西北的李邦华以及捅了无数篓子的三边总督袁崇焕,对崇祯皇帝的旨意,自是不敢有所怠慢。
    包括对陕西巡抚洪承畴,也都认识到了妥善安置塞外移民的重要性。
    这些好不容易被鼓动起来前往塞外分田安置的饥民,一旦在塞外死亡较多或者干脆大批量的返回,那么已经基本安定下来的西北局面,恐怕转瞬之间就又要崩坏了。
    与其到时候耗费无数钱粮兵马镇压围剿,倒不如这个时候拿出部分钱粮来救助和赈济。
    何况木速蛮与流贼西去之后,已经被压缩在了偏僻的西部边陲,对关中、汉中等地核心要地所构成的威胁,已经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了。
    就这样,拿下了安定城后有意直接攻击兰州的武安伯王廷臣,被坐镇平凉城中的钦差军机大臣李邦华叫停休整。
    接下来的一个多月里,武安伯王廷臣亲率近卫军第四镇主力以及陕军杨世恩部等友军各部,在安定城就地收拢俘虏,巩固对安定城以及周边一些险关要隘之地的占领,与此同时,却也不断地派出刘兴治、猛如虎、虎大威、吴三桂等人,轮番率军往西和往南抵近哨探。
    虽然双方之间大规模的攻城战事,没有再次发生,但是在这两个方向上的哨探遭遇战,却是隔三差五地不停地出现。
    而且每一次的哨探遭遇战,都是官军这边取得压倒性的胜利。
    王廷臣的做法,给临洮和兰州方向的流贼施加了巨大的压力,搞得兰州城里的高迎祥、临洮城里的张献忠,始终紧张兮兮。
    若不是王廷臣本人也担心大军离开了城池保护,军中的粮草辎重需要翻山越岭长途运输,害怕供应不上,那么距离安定城只有二百多里的临洮城,恐怕在崇祯四年的正旦之前就已经落在官军手里了。
    崇祯四年正月初三的上午辰时,天色一如既往的阴沉,好像是老天爷在憋着一场大雪,但却始终没有下下来一样。
    这一天上午,轮到了近卫军第四镇的悍将猛如虎带队往南巡哨。
    天气虽然阴沉,但是难得地没有刮大风,猛如虎带着自己的标下亲兵队官义子猛先捷,手持带着刺刀的火枪,一马当先,奔驰在安定通往临洮的山道上。
    猛如虎自幼从军征战,用惯了长枪硬弓,原本看不上火器,认为使用火器是懦夫的做法,而真正的好汉,就是要使用长枪硬弓策马冲锋陷阵。
    原本的历史上,他就是这么死在了敌军的重围之中,而他当时的身份,早已经是崇祯皇帝亲自提拔的总兵官了。
    这一世,经过了讲武堂的培训,也经过了在崇祯皇帝身边担任侍从武官之时崇祯皇帝对他的耳提面命,在数月之前三千营改编为近卫军第四镇的编后训练中,猛如虎老老实实地接受了改编,将用惯了的长枪,换成了火枪。
    不过,他还是固执地使用了一根特意加长的刺刀,将属于他的崇祯一式前装燧发滑膛枪,改装成了长枪的样子。
    而他的麾下士卒,很快也就有样学样了,将在马上只能来得及开上一枪的崇祯一式火枪,加装上长长的刺刀,改造成了可以马上进行白刃战的火枪。
    这样改装过后,崇祯一式火枪的准头自是大受影响。
    崇祯四年正月初三的上午,猛如虎带着数百骑士,奔驰在安定通往临洮的山路上,就在他策马翻过一个山坡之时,看见了罗汝才派来联络的一行人。
    那个带着李兴的人头从临洮城内前来联络请降的将领,正是罗汝才麾下心腹吴汝义。
    此时的吴汝义,正领着几个亲信,半坐半躺地躲在山道一边,在一个背风的地方歇脚。
    在大过年的时候赶山路,又多少日子没吃过饱饭,更没有以往的马匹来代步,吴汝义几个人想快要快不起来。
    就这样,他们从正月初一的夜里摸黑出发,往东北方的安定城走了一个夜晚,然后又是一天一夜,路上愣是没有遇见过一个活人。
    到了这时,刚刚在山坡下停步,准备歇歇脚一口气翻过这道山岗,却不料刚坐下休憩,就听见一阵马蹄声传来。
    吴汝义正要张口说话,却突然听见“砰”的一声枪响!
    原来,猛如虎突然看见不远处有人,根本问也不问一声,就朝着他们开了枪!
    “砰!砰!砰!砰!”
    连着几声枪响,吓得吴汝义趴在地上不敢抬头,同时一边声嘶力竭地大声叫喊:
    “官军总爷饶命!官军总爷饶命!俺们是要降的汉人!俺们是曹操派来投降的汉人!”
    吴汝义虽是罗汝才麾下头领,但素来也算是能屈能伸的人物,此时见对方既是带着火枪的官军,又兼且人多势众骑着高头大马,害怕稀里糊涂地就被人杀掉,死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