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0章 复苏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时间在绝对的黑暗与沸腾的喧嚣中失去了刻度。康纳斯破碎的意识,如同沉船散落的残骸,在冰冷刺骨的海水中漂浮、碰撞、下沉。
    当那来自深渊地壳的灼热洪流——裹挟着浓烈硫磺气息与死亡气息的液体——第一次猛烈冲刷过他仅存的、覆盖着粗糙矿化组织的神经束末梢时,一种源自基因最深处的原始悸动被点燃了。
    不是恐惧,而是近乎贪婪的渴求。
    一种源于哥斯拉血脉的本能,瞬间压倒了人类记忆碎片带来的混乱与虚弱。他的残余组织,如同最敏锐的探测器,牢牢锁定了这黑暗中的能量坐标。
    热泉口,是这永恒暗狱里一座狂暴的生命熔炉。
    巨大如烟囱的“黑烟囱”与“白烟囱”耸立,从地壳裂隙中喷吐着温度高达400摄氏度的地狱之汤。
    富含硫化氢(HS)、甲烷、金属离子的滚烫流体,甫一接触冰冷刺骨(接近0-2摄氏度)的海水,便发出嘶吼般的沸腾声,析出黑色的硫化矿物颗粒,构筑着奇异的烟囱体。这里没有阳光恩泽,却孕育着令人瞠目的生命绿洲。
    巨型管虫如诡异的白色森林般摇曳,依靠体内共生细菌转化剧毒的硫化氢为有机养分;盲虾密密麻麻覆盖在热液口边缘的岩石上,甲壳上同样依赖着化能合成的细菌农场;还有耐热的贻贝、蠕虫、奇特的微生物垫……这是一个建立在死亡化学物质之上的、沸腾喧嚣的异星世界。
    康纳斯残存的躯体碎片,在洋流和微弱自主意识的引导下,最终沉沦、半埋于这熔炉边缘相对“温和”的沉积物中。
    滚烫的流体与刺骨的海水在此处形成狂暴的梯度,巨大的温差与化学势差,成了他再生的唯一希望。
    最初的整合痛苦而笨拙。
    他残存组织中那些尚未完全坏死、源自哥斯拉基因的独特细胞器——一种高度特化的、类似化能自养细菌的共生结构(远超普通生物线粒体的复杂)——开始苏醒。
    它们贪婪地捕捉着热液流体中弥漫的剧毒硫化氢分子(HS)。
    这并非简单的呼吸作用。
    在康纳斯新生的、布满细微血管网络的初级吸收膜(由特化的鳞片间隙和皮下组织演化而来)内部,发生着精密的电子传递链反应:HS被逐步氧化,释放出的高能电子在膜蛋白构成的复杂回路中奔腾跳跃,其能量被高效捕获,驱动着ADP磷酸化为ATP——生物体的通用能量货币。
    这种直接“啃噬”地热化学能的效率,远非捕食所能企及。
    每一次成功的转化,都像往他濒死的生命火堆里投入一块燃烧的巨木。
    与此同时,另一套同样源于远古血脉的、更为精妙的能量捕获系统开始艰难重构。
    在他初步愈合的体表,尤其是在靠近热液喷口方向的一侧,部分新生的鳞片呈现出异常的深色与致密层状结构。
    这些鳞片内部,微小的生物热电材料单元(由特殊蛋白质、矿物晶体和离子通道构成)正在形成。
    滚烫的热液流体与冰冷海水在鳞片两侧制造出高达数百摄氏度的温差(ΔT)。
    根据塞贝克效应原理,这巨大的温差直接在鳞片内部热电单元两端产生了持续的微弱电势差(电压)。
    无数这样的微型热电发电机串联、并联,构成了一个分布式的生物热电网络。
    虽然单个单元转化效率不高(远低于现代工程热电材料),但架不住热泉提供的能量流庞大到难以想象。
    涓涓细流汇成江河,持续不断的微弱电流开始在康纳斯新生的神经索和能量运输通道中流淌,为那些刚刚开始工作的化能合成细胞器提供关键的启动和维持能量,并驱动着最基础的细胞分裂与组织修复。
    热泉带来的不仅是能量,更是重塑躯体的宝贵建材。
    富含溶解铁、锌、铜、锰、硅甚至稀有金属离子的滚烫流体,不再是环境的毒药,而是康纳斯急需的“营养液”。
    新生的骨骼,尤其是承重的脊椎、四肢骨(雏形)以及用于挖掘和未来攻击的巨爪,成为优先强化的目标。
    特化的成骨细胞开始高效富集热液中的金属离子,特别是铁和锌。
    铁离子被结合进骨胶原蛋白基质,形成比普通羟基磷灰石更为致密、坚硬且具有韧性的复合矿物——类似于深海管虫栖管中的铁硫化物强化结构,但更为高等。
    锌离子则被掺入爪尖和牙齿的釉质层,极大地提升了硬度和耐磨性,足以撕裂深海岩石和甲壳。
    这些强化结构呈现出一种深沉的、带有金属冷光的暗灰色泽。
    覆盖躯体的新生鳞片是另一项杰作。
    它们不仅承担热电转化功能,更是防御深海高压和未来战斗的第一道屏障。
    鳞片的基础由高度矿化的几丁质和胶原蛋白构成,但关键之处在于其微观结构。
    新生的鳞片在生长过程中,主动吸附热液中的硅酸盐微粒和金属硫化物纳米颗粒(如黄铁矿微粒)。
    这些颗粒并非简单地填充,而是在生物矿化过程的精确调控下,有序地嵌入鳞片的层状结构中,形成类似天然陶瓷或复合装甲的微纳叠层结构。
    这使得鳞片不仅异常坚固,能抵抗数千米水深的恐怖压强(超过500个大气压),还具有优异的抗冲击和能量分散能力。
    鳞片表面覆盖着一层极其致密的金属硫化物-有机物混合釉层,进一步提升了硬度和化学惰性,足以抵御热液的腐蚀。
    鳞片缝隙间,因吸附了特定的矿物离子(如铜、锰)和富集了发光共生微生物,开始闪烁起幽暗、冰冷的蓝绿色或暗红色生物磷光,在绝对的黑暗中如同死亡的呼吸。
    有了近乎无限的能量和物质供应,再生进入了稳定而持续的阶段。但这绝非一蹴而就的奇迹。
    从最初意识在冰冷黑暗的深渊中艰难凝聚,到如同磁石般被热泉的能量波动吸引、最终抵达并初步锚定在这片区域,时间的流逝已非人类可以感知。
    (本章完)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