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0章 诺曼来了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在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边缘,超越阳光所能触及的绝对深渊,冰冷与高压统治着一切。这里并非死寂,而是潜藏着地球最古老、最强大的秘密。
    此刻,一股原始的、冰冷的愤怒正在这永恒的黑暗中苏醒。
    “吼——!!!”
    无声的咆哮并非通过声波传递,而是一种直接在灵魂层面震荡的、源自原子核心的恐怖威压。
    它的目标清晰而唯一:康纳斯,那个曾与它共享某种古老血脉、它眼中可憎同源体的存在。
    吞噬它,吸收它的力量与核心,成为独一无二、无可匹敌的终极泰坦!
    而那座矗立在它前进道路上的、闪烁着微弱人造光芒的钢铁堡垒——“尼普顿的洞察之眼”,则成为了它复仇之路上的第一块绊脚石。
    堡垒中那些渺小、脆弱却妄图窥探并控制泰坦力量的人类,在它的感知里,不过是微不足道的尘埃,或者……开胃的点心。
    巨兽“奥斯本”庞大的身躯——其轮廓在深海的微光生物群折射下,如同移动的山脉——开始无声地调整方向。
    巨兽没有咆哮——在深海里,声音是低效的武器。
    它依靠的是体内生物熔炉产生的澎湃动力。
    强大的肌肉群驱动着覆盖特殊生物流线型甲壳的肢体,同时,它背鳍基部特殊的腺体分泌出纳米级的疏水物质,在身体周围形成一层持续更新的超空泡膜。
    这层膜极大地减少了与海水的摩擦,使得这头重达数万吨的庞然大物,得以在深海中以一种与它体型极不相符的、近乎“鬼魅般的速度”悄然潜行,只留下身后一串转瞬即逝的巨大空泡涡流。
    它启动了,目标直指远方那座代表着人类尖端科技与傲慢的海底基地。
    它所经之处,深海生态瞬间崩溃。
    古老的盲鳗、发光鱿鱼、乃至体型庞大的深海巨鱿,都在那源自生命本能的、压倒性的恐惧中疯狂逃窜。
    水流似乎都因它散发的、融合了生物辐射场与顶级掠食者威压的力场而变得粘稠、迟滞,仿佛空间本身都在其威严下凝固。
    与此同时,在人类智慧与工业结晶的堡垒深处,这座堡垒般的基地是一个嵌套的球形结构,深深嵌入海床岩层,每一层都代表着不同的防护等级和功能。
    托尼·史塔克和布鲁斯·班纳博士正站在整个基地最核心、防护最严密的区域——“波塞冬之眼”的观察平台上。
    这里,是直面“康纳斯”的地方。
    整个海底基地的设计堪称人类工程学的巅峰,层层递进,构建起对抗极端环境的壁垒:
    1.最外层:深海壁垒-由数米厚的超高强度钛-陶瓷复合装甲与哈氏合金框架构成,表面覆盖着主动式压电消声瓦,用于抵消深海压力和吸收特定频率的声呐探测。
    装备有高功率探照灯阵列、多波段声呐、电磁脉冲探测器以及物理防御(如高压水射流、可伸缩撞角)。
    内部是巨大的缓冲压载舱和外部维生系统接口,负责平衡基地内外压力差,并为外层人员活动提供支持。
    2.观察层:尼普顿之眼-包含主控中心、生活区、生命维持系统及远程观测阵列。
    巨大的多层复合观察窗由高强度金刚石与蓝宝石合成材料制成,配备了最先进的光学传感器和能量过滤器。
    这里是基地的“大脑”和“眼睛”。
    3.隔离层:叹息之墙-一个绝对洁净、高度隔离的过渡空间。
    进入此层需要经过严格的气密、水密及多重粒子净化程序。
    空气、水、乃至任何可能存在的分子级污染物都会被彻底过滤和清除,确保内部核心区域的环境稳定,避免任何外部干扰影响对“康纳斯”的精密监测和仪器读数。
    由交替叠加的贫铀合金板(提供极高密度屏蔽γ射线和中子)、硼化混凝土(吸收热中子)、高纯度铅(屏蔽γ射线)以及特殊的纳米级分子筛过滤层构成。
    内部维持着极高的正压和超净环境(Class100甚至更高),空气经过多层HEPA和ULPA过滤,并混有惰性气体。所有进入此区域的物质都需要经过严格的去污和消杀程序。
    这里安置着基地最精密的仪器:用于分析康纳斯生物样本的基因测序仪、质谱仪、高能粒子加速器小型终端;用于监控其内部核反应的微型中子探测器阵列、高纯锗γ谱仪;用于研究“常威”力场的引力波干涉仪、空间曲率探测器等。
    4.核心层:波塞冬之眼-位于基地最深处,直接面对“康纳斯”。
    这里没有传统意义上的观察窗,而是通过多重能量场约束和远程高维传感器阵列进行间接观测。
    空间本身被强大的力场所稳定。
    此刻,在“波塞冬之眼”的核心约束场中央,“康纳斯”的庞大躯壳正散发着令人无法直视的、毁灭性的光芒。
    它被“常威”以多重、匪夷所思的手段强行“冻结”在了一个临界状态:
    分子运动锁死场:一个强大的、扭曲局部时空的场域,极大抑制了构成康纳斯躯体的原子和分子的热运动,将其内部剧烈的核反应进程强行“暂停”在爆发前的最后一刻。
    多重能量/引力约束场:强大的引力子束流和能量屏障像无形的茧,将康纳斯核心释放的狂暴能量——致命的伽马射线、高能中子流、炽热的等离子体——牢牢束缚在其体表附近一个极小的空间内,阻止其扩散。
    空间褶皱屏障:利用尚不完全理解的空间技术,在康纳斯周围制造了微观尺度的空间褶皱,将向外辐射的能量部分导入高维空间或使其路径发生偏折,极大削弱了辐射强度。
    即便如此,托尼·史塔克后续建造的、覆盖在约束场外的多层复合过滤层(由高密度铅钨合金、含硼聚乙烯中子吸收板、液态闪烁体探测器兼屏蔽层组成)依然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过滤层表面闪烁着不祥的蓝紫色光芒——那是被减速的高能粒子在介质中产生切伦科夫辐射的现象。
    (本章完)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