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万民欢庆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两车卷纸不算多。
    三千卷左右,便宜的、贵的皆有,算上被抢去的车马,大概价值三十两银子。
    可这伙人精准无误的选中了徐氏,就很可疑。
    那么多商队不去劫,偏偏抢徐氏的卷纸?
    所以,在听到消息的时候,他就怀疑自己可能被针对了。
    这事,得好好调查一番啊。
    恍然两日过去。
    徐尘亲自赶至县衙。
    “二哥,你来得正好。”
    知县李勇迎了上去:“程捕头刚公干回来,两车货物都出在了晋平县,车马也都卖给了当地的老农,但因为青兰县和晋平县中间有个小山,贼人逃入山林后彻底失去了踪迹。”
    徐尘点头。
    当初去鹿口县的时候,中间经过晋平县,所以对于地形他还算了解。
    隔在两个县城中间的小山并不大,不过却是两县往来最近的一条路。
    当时他还笑呵呵说了嘴“此山是我开”,认为那小山是极佳的打家劫舍地,结果自己反倒被抢了。
    货物出了,贼人失踪,再想追查就难了。
    茫茫人海,就算能画出出货人的画像,也未必能追查到。
    有点麻烦。
    “贼人干坏事吃到了甜头,肯定还会有下一次,县衙这边正常追踪即可。”徐尘道。
    他已经派了小胖向田跟踪车队,隐在暗处。
    贼人再敢动手,全部缉拿。
    “对了,二哥,我这里有个事跟你商量下。”
    李勇想了想道:“秋收完毕了,我想把私藏土地的税收改成直接收粮,如此也可以给百姓们减少一些压力。”
    咦?
    徐尘微微诧异。
    这想法,很可以啊,竟然和他不谋而合。
    大乾刚开国那会,税收收的本来就是粮食,不过在几十年前改制后,就改成收银子了。
    也就是所谓的折色。
    朝廷倒是方便了,百姓们却麻烦了。
    这里面有太多的问题。
    譬如百姓手里没有银子,要缴税的话,只能变卖粮食。
    大批百姓急着卖粮,粮贩子便可以狠狠压价。
    除此外,还有火耗。
    银子在流通的过程中,要剪开来称重使用,也就导致市场上的银子质地驳杂不一。
    朝廷负责把这些碎银重新炼制成银锭子,中间就会产生损失。
    这部分损失就是火耗,摊在了百姓们的头上。
    其比例,按照朝廷规定,一般是正税的两三成。
    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在一些偏远的地区,甚至是正税的数倍,堪称恐怖。
    青兰县这边还凑合,只收两成半。
    “不错,此方法一举两得。”
    徐尘点头:“给百姓减轻压力不说,等税收完毕后,米粮价格必定会上涨,届时再卖,可轻松找补回来。”
    李勇眼中一喜,但很快又忧愁起来。
    “怕就怕其他县城得知此事,有许多人不满啊。”
    得罪的人太多。
    首先就是粮贩子,接着是各地的知县、知府等。
    大家伙都想法设法的搂银子,你直接收粮食,给百姓减负担,不让大家好好的搂银子是吧?
    “没事,不满就不满,我帮你兜底。”徐尘道。
    对于王志的安排,他已经有了初步的打算,不算成熟,还需要继续完善细节。
    谁乱嚼舌头,瞎告状,就打他娘的!
    “好好好,果然不愧是二哥。”李勇暗自激动。
    上任知县半年了,现在,终于可以搞点事了。
    银子照样搂,但也不能忘记治下的百姓。
    尤其是想到当初城外五千流民对徐尘感恩戴德的样子,他就忍不住神往。
    是日,消息传出。
    偌大青兰县大震!
    无数百姓皆高呼青天大老爷。
    “直接用粮食交税,等于是免除了火耗啊!”
    “何止是火耗,无需低价卖粮,至少还能省出来一两成。”
    “也就是说,大家伙间接少交了将近五成的税?”
    “天啊!”
    “有生之年,终于碰到一个好的县太爷了,苍天有眼呐!”
    万民欢庆!
    而对于一些世家大族而已,也是好事。
    直接缴纳粮食,种自己地的佃农日子过的轻松了,中间省了太多的事了。
    而且……明年可以考虑涨地租了啊!
    皆大欢喜!
    也就在当日,青兰县开始收秋税。
    二百名衙役同时行动,赶赴各个村子,当地的世家大族也相当配合,有的甚至主动出人、出车帮忙拉粮食。
    青兰县私藏土地极多,占了大约六成,总数将近五十万亩。
    而私藏地是赋税减半收的,一亩地六斤二。
    当然,私藏地大多在世家大族手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