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古琴大师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多情,心术不正。
    范清婉见老者已然喝完了第二杯茶,这才开了口,用一种谦顺的语气说到:“刚才听前辈教琴释义,晚辈有一事不解,想请教一二,不知可否?”
    老人并未响应,而是依然在作自斟自饮状,只是眉头微微向上耸了一下。范清婉见状,知其并不反感,于是继续问到:
    “前辈刚才吟唱的古诗,上半部用的是李贺的诗,可后半部,却为何用的是李商隐的《凉思》”
    老人顿时一怔,手中的动作也缓慢了起来,心中在想:“看来这眼前的小姑娘不简单,竟然能听辨出其中的曲折隐含”,但很快又恢复如初,泡茶、倒茶,直到第三杯茶,浅饮慢酌之后,方开口到:
    “两位公门中人,屈尊寒舍,不知有何指教?”,一副“不为王门伶人”之口吻。
    范清婉连忙笑言到:“只因松门拾得一片屐”,故意不讲下一句“知是高人向此行”。
    老者愣了一下,很快就哈哈大笑了起来,只见他站起身来,爽朗地说到:“真拿你们没办法!你这孩子,太冰雪聪明了,二位,请坐!”
    老人满脸喜色地将壶中的茶渣倒掉,重新装入新茶,开水冲泡,然后盖上壶盖,然后麻利地将两个小茶杯烫了烫,便一字排开。只见他一边提壶来回筛点,一边笑到:
    “你这个小姑娘,年纪轻轻的,竟然对古诗词有如此造诣,令老夫不得不刮目相看”
    “大师缪赞了!”
    “你对李贺和李商隐两人如何看?”,老人望着范清婉说到
    范清婉望了一眼杨之江,见其不作声,便欣然答到:
    “晚辈以为,这两位大唐诗人,诗歌风格几乎一致,意境独特,别出心裁,都带有一种天生的仙气,一个号称诗鬼,另一个号称诗魂,李贺的诗,在于诡异奇绝,而李商隐则在于隐秘晦涩。据晚辈所知,两人皆是李唐王朝的皇家子孙,并且明面上还有一层亲戚关系。李商隐岳父王茂元的弟媳妇就是李贺的亲姐姐。不过,两人最后都不得志,郁郁寡欢,一个二十七,就‘帝成白玉楼,立召君为记’,另一个四十七,则‘“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皆英年早逝,这在中国古诗词文化史上实属罕见。有学者将其称之为‘君子之泽,五世而斩’。”
    “哈哈哈…真是令人刮目相看,后生可畏啊!请喝茶!”
    老者见两人喝完茶,将杯放下,便直截了当地讲到:“我就不问两位身份大名了,请问找老夫有何事?”
    杨之江看了范清婉一眼,便从风衣内侧口袋中,掏出了一张纸,交到老者手中,然后说到:
    “想请大师帮忙看看,这是不是一段古代琴谱?”
    老人接过纸条,见上面所写的字符,犹如天书一般,但很快就明白了过来,只见他轻捋了一下胡须,用一种略微激动的语气说到:
    “确实是古琴曲谱,是一种非常罕见的文字谱”
    “文字谱?”
    “是的。非常罕见。老夫冶琴这么多年了,这还是平生第一次见到,以前只是耳闻。在中国古代,音乐是因器定音,记音成谱。上古时期,琴曲大都是用文字来记谱的,而不是我们现今的五线谱或数字谱。到了唐朝末年,有个叫曹柔的人,发明了减字谱,就是从文字谱中提取几个关键的字,简化浓缩成一种特殊的文字符号。该文字符号,分上下两部分,上半部写的是左手指法,下半部写的是右手指法,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由于减字谱无法记录每个音的时长,故而造成了大量古代琴曲失传了”
    “大师,那您可知这上面记录的是什么曲谱啊?”
    老人未作回应,而是走到古琴边坐了下来,一边看着纸片,一边轻轻撩拨起琴弦,未几,就听他说到:
    “从该琴曲的转弦定调,以及格式布局上看,似乎是《蔡氏五弄》中的《幽居》古曲的一段,而是…很可能是…明清时期的托古之作。”
    “大师,您为何能如此肯定?”,范清婉惊喜地问到,
    “这…里面涉及到对古琴文化历史积淀的认知问题。《蔡氏五弄》,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讲的《游春》《绿水》《幽居》《坐愁》《秋思》这五首琴曲,又称五弄,为东汉蔡邕前去青溪寻访鬼谷子时,见周围分布五座山峰,非常秀丽奇特,故作五曲。这五弄各是对应一座山,东边的山,因曾有仙人游乐,故为游春。南边的山,因有涧泉翠绿,故为绿水。中间的山,为鬼谷子的旧居,因空灵寂静,故为幽居。北边的山,因倦鸟猿栖,故为坐愁。而西边的山,因落叶潇潇,故作秋思。这五曲一经面世,可谓是盛极一时,到了隋代,甚至作为科举取士的条件之一。
    在中国古代,一直有托古之习俗,特别是在隋朝以后,就不断有人模仿这五首琴曲。你们想想,几百上千年,多少个朝代啊,多少人啊,每一位创作模仿者,他们的思想、学识、生活背景和音乐素养等,都有很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