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记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失落的帝符
    花非花,雾非雾。
    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几多时,
    去似朝云无觅处。
    —唐代:白居易《花非花》
    前记
    梁普通五年冬月,建康城,一个细雨夹雪的傍晚。
    东门外,一处不远的山岗上,一个身材瘦长的年轻人,头戴纶巾,正驻马收缰,向着城内眺望着。
    一阵疾风飒然而起,空气中充斥着一股浓烈的烟焦味和血腥味。一只鹤似的大鸟,从山顶上的道观飞檐上忽然乍起,一声凄凉的惊叫之后,便扑棱着翅膀,慌不择路地向东南方向快速掠去。
    年轻人见状,身体猛地抽动了一下,眉宇间透出了一丝焦虑之色。
    是夜,三更过后,雨雪停息,空气中雾气弥漫深重,
    城头上,昏暗的灯影下,兵勇在来回走动,城中的街头巷尾,漆黑如墨,万籁俱寂,处处都充满着惊悚、诡异和死亡的气息。
    此时,东门外一座寺庙的大雄宝殿前,悄然站着两人,一身便服打扮,正警惕地巡视着周围一切。
    大殿内,烛光高照,灯火通明,巨大的释迦摩尼像前,三柱高香正在滋滋燃烧,烟气氤氲,袅袅地向殿顶升腾。一道人打扮的长者,正盘坐在案前的蒲团上。他面向佛像,双目紧闭,手中不紧不慢地掐捻着佛珠。
    夜近四更,殿外的雾气越发浓郁,冷风寒气不时袭来,案上的高香行将燃尽。就在这时,寺门外突然传来了一阵呵斥声,紧接着,便有人闯入寺来。
    道人仿佛两耳未闻,依然双目闭合,心如止水地盘坐在那里,当来人刚跨入大殿之门,这才开口道:
    “来人可是元度之子?”,话语虽轻,却如晴天之霹雳。
    来人正是玄度之子。他斜背着一个包袱,气喘吁吁,满脸惊恐之色。听到有人问话,定神细瞧,只见前方的蒲团上,正盘坐一人,一身道人打扮,心里颇为吃惊,于是连忙拽紧包裹,用颤抖的声音,踉跄地问道:
    “山川…之美乎?”
    “五色”
    “古来…共谈乎?“
    “仙都”
    一问一答之后,道人慢慢转过身来,张眼看了一下年轻人,见他肩头的包袱呈方形状,并露出一袭玄黄之色,便“阿弥陀佛”了一声,然后合上双眼,手中的佛珠又掐捻了起来。
    大殿顿时陷入了一片寂静之中。
    片刻之后,寺外传来了一阵马的嘶鸣声。
    道人身体微微一颤,口中喃喃到:”月将升,日将没,桑木弓,箕木袋…”。话音未落,便从怀中掏出一张绢纸,递给了年轻人,然后用一种凝重的语气说到:
    “此乃苍生之命运,望汝密藏之,切记!”
    “小侄谨尊真人教诲,定不负重托””
    年轻人双手接过绢纸,小心展开,借着香案上的烛光,只见上面犹如道家仙符一般,并有数十行小字,于是未加细瞧,便连忙叠好揣进怀里,然后对着道人连拜数下,准备转身离去,就在这时,殿上传来一阵空灵之声,犹如道家仙语,虚幻缥缈:
    “自扆飞天历,与夺徒纷纭。
    百年三五代,终是甲辰君。”
    年轻人猛然一怔,旋即,便快步跨出殿门,很快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