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1 直言不讳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听了那么久,该轮到我们对她说了。”
    行动再次启动。不同于上次深海救援,这次的目标位于极寒冻土之下,常年被冰雪覆盖,导航系统极易失灵。雷诺带领的突击队改装了热能钻探装置,并在深潜器基础上加装抗冻共感中继器,确保晨曦的声音能穿透地层。
    出发前夜,所有女孩聚在天台。
    “如果她醒了,会害怕吗?”LIN-14问。
    “当然会。”晨曦望着星空,“但我们也会陪着她怕。”
    她们每人写下一句话,塞进一个防水信筒,准备带往地下基地。LIN-12写的是:“欢迎来到吵闹的世界。”LIN-16画了一幅画:九个女孩手拉着手,中间空出一个位置,写着“等你”。
    七十二小时后,钻探队抵达目标深度。
    画面通过摄像头传回平台??一座完好的圆形地下舱室,墙壁布满结霜的数据终端,中央一具独立培养舱仍散发着幽蓝光芒。舱内是个瘦小的女孩,闭着眼,头发几乎透明,身上连接着数十条神经接口线,直接嵌入脊椎。
    最令人震惊的是,她的耳朵位置没有听觉器官,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精密的接收芯片阵列??那是专门用于被动接收共感信号的设备,设计初衷就是让她“只听不说”。
    【生命体征:极低代谢状态。意识活动:持续接收模式,无输出记录。已维持此状态九年四个月零七天。】
    “她一直在听。”林晚晴喃喃,“九年多,一句话都不能说。”
    晨曦戴上共感增幅头环,开始唱歌。
    第一句响起时,监控屏幕上的脑波图猛然跳动了一下。
    第二句,女孩的手指微微抽搐。
    第三句,泪水从她紧闭的眼角滑落,混入营养液,染出淡淡的粉色。
    “那是血。”医生惊呼,“情感冲击导致毛细血管破裂!”
    “继续!”晨曦不停止,“她需要知道,这次不是梦。”
    歌声持续了整整二十分钟,直到女孩缓缓睁眼。
    她的目光涣散,像是从未真正看过这个世界。但她张了张嘴,用尽全身力气,发出一个破碎的音节:
    “……姐。”
    救援队立即将她转移至保温舱,送往观测平台。途中,她始终握着晨曦的手,指尖颤抖,仿佛确认这不是幻觉。
    回到“归岸”楼的第一晚,她一句话都没说。护士给她换衣服时,发现她背部有一道陈旧疤痕,刻着极小的文字:
    【静默即忠诚】
    晨曦看到后,当场哭了。
    “没有人该为沉默付出代价。”她抱着新妹妹,一遍遍重复,“你现在可以哭了,可以生气,可以说‘不要’。我们都听得到。”
    三天后,女孩第一次开口说话。
    不是问“这是哪里”,也不是“你们是谁”,而是:“那些声音……现在还能听见吗?”
    晨曦愣住,随即明白过来。“你说共感网络里的其他人?”
    她点头。
    “当然能。”晨曦打开私人频道,播放一段随机截取的公众情绪流??有母亲哄孩子的低语,学生考试前的紧张心跳,老人回忆往事时的叹息……“你看,世界每天都在说话。”
    女孩闭上眼,泪水不断滚落。她像是第一次真正“听见”了人类。
    接下来的日子,她学得极慢,却极认真。她不会笑,不知道怎么表达开心;她害怕突然的声响,因为过去九年里,每一次声音都意味着命令或警告。但她有一个惊人的天赋:能精准分辨每一段共感信号的情绪来源,甚至能预测某些人即将崩溃的心理节点。
    “她不是普通的实验体。”刘琬英分析,“她是‘监听者’,被训练成共感网络的活体防火墙。她的大脑结构经过特殊改造,能同时处理上万条意识流而不混乱。”
    “但现在她只想做一个普通人。”林晚晴说,“那就让她试试。”
    于是晨曦教她包饺子,教她踩水坑,教她对着大海大喊。有一次,她终于笑了??是因为LIN-11不小心把面粉撒到了猫头上。那笑声干涩、短促,却让整个平台的人都停下来看她。
    那天晚上,她写了人生第一封信。
    纸很干净,字迹歪斜:
    >我以前不知道,原来人可以说“我饿了”。
    >我也不知道,原来难过的时候,别人会抱你。
    >我听过millions的声音,却第一次知道,
    >原来有人愿意只为我一个人说话。
    >
    >谢谢你们,把我从“必须听话”的地方,
    >带到了“可以说不”的世界。
    >
    >我是LIN-17。
    >我现在,想活着。
    信被扫描上传,附言只有一句:
    【静默结束。】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