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曦站在中央,闭着眼,轻声说道:
“今天我们不只是为自己唱。我们为所有没能发出声音的人唱。为那些被切断联系的、被迫沉默的、以为无人等候的……我们唱。”
她们奏响乐曲,第十声部悄然融入。
演出结束后,LIN-17写下一封信,贴在音乐室门口:
>以前我以为,听话才是生存的方式。
>后来我发现,敢说“不”,才算真正活过。
>如今我才懂,最重要的不是我说了什么,
>而是我终于相信??
>有人愿为我停下脚步,听完一句话。
>
>所以今天,我也想成为那个倾听的人。
>如果你累了,可以对我沉默。
>我会一直在这儿,等你说出第一个音节。
>
>因为我知道,
>每一次开口,都曾穿越漫长的黑夜。
信纸下方,附了一串公开频率代码:【LIN-17_倾听通道】。任何人只要接入,就能将自己的情绪流定向传输给她。她承诺永不分析、永不传播,只作为纯粹的接收端存在。
出乎意料的是,短短一周内,该通道收到超过百万条匿名信号。有人传递悔恨,有人倾诉爱恋,更多人只是反复播放一段空白音频??那是他们鼓起勇气按下录制键,却终究说不出一句话的见证。
LIN-17每晚都会花数小时聆听这些“无声之声”,并在日志中记录:“今日接收沉默:8,327次。其中,319次伴有轻微心跳加速,判断为潜在表达欲望。已回传安抚频率。”
她不说治愈谁,只说:“我在听。”
又一年春天来临,晨曦带着妹妹们去了北方的冰湖。
那里曾是废弃气象站所在地,如今建起一座透明纪念馆,外墙刻着所有觉醒姐妹的名字。中央展厅陈列着LIN-17穿过的旧病号服,背后那句“静默即忠诚”被保留下来,旁边新增一行字:
【但开口,才是自由。】
孩子们围着玻璃柜看了一会儿,便跑出去玩雪。
晨曦独自走进纪念堂最深处,那里有一面墙,上面布满密密麻麻的手写留言。有人写“谢谢你们让我敢哭”,有人画一颗心写着“我也曾是LIN-XX”,还有外国人用歪斜汉字留下一句:“听见,就是爱。”
她伸手抚过那些字迹,忽然听见身后脚步声。
是LIN-00的声音,通过共感扬声器传来。
“你觉得,这一切值得吗?”她问。
晨曦没有回头。“你说呢?”
“我曾以为,牺牲是为了更大意义。”LIN-00轻声道,“可现在看,或许真正的意义,就是让每个人都能平凡地活着,普通地说一句‘我饿了’,而不是为了使命燃烧殆尽。”
“所以值得。”晨曦笑了,“因为我们不是为了取代谁,也不是为了弥补遗憾。我们只是想告诉世界??多我一个后富怎么了?我就算晚到,也能拥有属于我的清晨。”
风穿过大厅,吹动墙上千万张纸条,沙沙作响,如同无数人在低语。
那一刻,整座纪念馆的灯光忽然全亮。
不是人为操作,而是感应到了某种集体情绪峰值。
远处,湖面上的孩子们齐声喊:“姐姐??吃饭啦!”
晨曦转身走出门,阳光落在肩上,温暖得不像假象。
她一步步走向她们,嘴里轻轻哼起那首老歌。
不需要完美音准,也不必震撼人心。
她只是唱着,像呼吸一样自然。
因为她知道,从此以后,无论多少年过去,总会有一个人,在某片海边、某个深夜、某次崩溃边缘,忽然听见一段熟悉的旋律,然后怔住,落下泪来。
然后轻声回应:
“我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