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3章 拥抱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李清容没理会他,瞥了他一眼就走了。
    “等等我。”江年一瘸一拐跟上,忽的又反应过来了,自己又没真瘸。
    腿脚落地的瞬间,又连接上智商的高地了。
    “哎,清清。”
    “嗯。”
    “其...
    暴雨过后,山色如洗,鹿鸣镇像是被天地重新擦拭过一遍。空气里浮动着湿润的泥土香与草木苏醒的气息,屋檐滴水声清脆,像时间在低语。小宇站在桥头,手中握着一封刚收到的信??来自省自然资源厅政策法规处的正式复函:《关于鹿鸣村传统文化再生试点项目补充材料的批复意见》。
    他逐字读完,指尖微微发颤。不是因为紧张,而是因为确认了一件事:他们走的这条路,终于被制度真正“看见”了。
    “通过。”他轻声说,仿佛怕惊扰了晨光中的宁静。
    身后传来脚步声,是林婉清。她披着一件浅灰风衣,发梢还沾着露水,远远便笑了:“怎么样?”
    “过了。”小宇把信递给她,“不仅纳入省级非遗活化示范工程培育名单,还建议我们申报‘国家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综合试点’。”
    林婉清接过信纸,眼睛渐渐亮起。她没说话,只是用力抱了抱他,像许多年前在学校走廊里那样,毫无顾忌地用肩膀撞了撞他的手臂:“我就知道你能行。”
    小宇笑了笑,低头看着脚下的青石板。这座桥,从最初破败不堪、无人问津,到如今成为政策文件中被反复提及的“文化锚点”,走过的是三年风雨、百般质疑、千次跌倒又爬起的日子。而今天,它终于不再是“违规建筑”的代名词,而是乡村振兴叙事里一个真实可触的样本。
    “下一步呢?”林婉清问。
    “申报材料已经启动。”小宇望着远处梯田上刚刚翻新的土垄,“但这次不能只靠情怀和志愿者。我们需要专业团队,需要法律顾问,需要财务审计体系。‘心桥’不能再只是一个理想主义的名字,它得变成一架能持续运转的机器。”
    林婉清点头:“赵宇已经在联系几位做过乡村社会企业的朋友,下周来实地考察。如果顺利,我们可以引入外部公益基金托管机制,确保资金透明、项目独立。”
    两人正说着,村口传来一阵喧闹。几个孩子骑着自行车飞驰而来,领头的是老木匠的孙子阿禾,手里高举着一张红纸:“小宇哥!镇政府通知,咱们入选‘全国最美乡愁地标’初评啦!还要拍纪录片!”
    小宇一愣:“什么时候的事?”
    “昨天晚上定的!”阿禾喘着气,“说是文旅部和央视联合推的项目,全国选三十个有文化温度的村庄,咱鹿鸣排在第七位候选名单!导演组后天就到!”
    林婉清忍不住笑出声:“这下可热闹了。”
    小宇却沉默片刻,眉头微蹙。他知道,名气是一把双刃剑。过去半年,他们靠着低调做事躲过了不少舆论风波;可一旦进入公众视野,赞美会来,质疑也会随之汹涌而至。
    “得准备好。”他说,“不是表演,是真实。”
    当天下午,全村召开紧急会议。小宇没有回避任何问题??包括最初的无证建设、陶窑是否影响地下水、红米定价是否存在炒作嫌疑……他让会计公开账目,邀请村民代表组成监督小组,并主动提出:未来所有对外宣传内容必须经集体讨论通过。
    “我们不怕被看,”他在会上说,“但我们必须保证,别人看到的,是我们本来的样子,而不是包装出来的童话。”
    话音落下,掌声雷动。
    三天后,摄制组抵达。出乎所有人意料,带队的导演竟是当年那位记者的同事??一个叫陈默的中年男人,曾在微博实名批评“鹿鸣模式是浪漫主义陷阱”。可当他走进村子,看到清晨五点就有老人自发清扫步道,看到孩子们围坐在碾坊前听退伍军人讲抗战故事,看到那幅挂在礼堂中央的“桥之梦”素描时,他整整站了二十分钟,一句话没说。
    拍摄进行得很慢。他们不拍摆拍镜头,也不追求煽情效果。摄像机常常静静地架在溪边,记录一场春雨如何缓缓打湿石磨,一只白鹭如何掠过稻田。有一次,妹妹陶艺师正在绘制新一批储米缸的釉纹,镜头无意间捕捉到她在泥坯上写下的一行小字:“愿粮有魂,人有根。”
    陈默看了回放后,在日记本上写道:“我以为我在拍一座村庄的复兴,后来才明白,我是在见证一群人的觉醒。”
    与此同时,申报工作也在紧锣密鼓推进。小宇请来了建筑设计院的专家,对整个“乡村工坊综合体”做合规性调整。原计划扩建的教学区因涉及生态红线,不得不向南迁移十米;陶窑排烟系统升级为三级过滤装置;连那口“听水缸”,也补做了地下水源监测井,每月提交水质报告。
    每一份修改图纸背后,都是无数次争论与妥协。有人抱怨:“以前多自在,现在条条框框这么多。”小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