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纵横捭阖终免不了刀兵相向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如果庆帝大东山之事谋算失败,那么大皇子还真的可能在东夷与北齐的支持下坐上皇位呢。
    只不过,范闲虽然没有见过大皇子几次,却本能地觉得他不是那样的人。
    更何况,如今范闲的选择本就不多。
    因此,他还是决定冒险去见大皇子李承儒。
    事实上,范闲联系大皇子的方式,还是当初北齐大公主给他的。
    他们通过北齐的地下联络方式,在城中一处小院中与大皇子暗中会面。
    接下来的事情,出乎意料的顺利。
    当大皇子李承儒从范闲口中得知事实的真相后,当即便表示愿意帮助范闲平叛。
    事实上,大皇子是个军人,向来为人直爽。
    之前与范闲的几段经历,也让他觉得范闲是个可交之人。
    因此,对于太子他们说范闲弑君谋逆之事,大皇子本来就不怎么信。
    如今得知事情真相,立即便准备起兵对付太子、二皇子他们。
    事实上,虽然是亲兄弟,可是大皇子对太子、二皇子他们却从来没有什么好感。
    虽然大皇子一开始便知道自己无缘皇位,可是对太子二皇子两人为此相争之事,却也看不过眼。
    如今能够光明正大地对付他们,大皇子自然不会推辞。
    说干就干。
    下定决心之后,两人立即分头行动。
    大皇子李承儒回去准备,暗中调动他的兵马,好为明天的动手做好准备。
    至于范闲,在处理好武将之事后,便要考虑文臣方面的事情了。
    只不过,这件事却不好做啊!
    毕竟,庆帝一直想让范闲做一个孤臣,因此范闲与文臣的来往不多。
    即便范闲的诗词为天下所称颂,可是朝中的文臣还不至于为此而对他顶礼膜拜。
    再加上此前因为赖名成被杖毙一事,范闲更是得罪了都察院一众谏臣。
    此前,唯一和范闲说得上几句话的,也只有负责外交之事的辛其物了。
    可辛其物本就是太子的人,又怎么可能站出来阻止太子登基呢?
    想来想去,范闲却也没有什么好办法。
    当然,这自然不是范闲真的做不到。
    可是想要在不调用林若甫的人手的情况下,发动文臣阻止李承乾的登基,的确有几分难处。
    困扰半天的范闲忽然想明白了什么。
    他的办法就是,让叶岚帮他想办法。
    自己想不出办法,就让别人帮自己想啊。
    这才是用人之道!
    神他么用人之道!
    面对缠着自己请求帮忙的范闲,叶岚只想一脚把他踢开。
    果然,这人一旦有了退路,就再也不愿动脑子了。
    原来那么聪明的一个小伙儿,现在怎么连这个都解决不了了。
    快了,快了,没几天了。
    叶岚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不快,为范闲指点迷津。
    “你呀,也是当局者迷。
    事实上,这事情很简单。
    只要放出消息,告诉他们,‘庆帝没事,不日即将返回’不就好了?”
    听了叶岚的回答,范闲有些迷茫:“可是,这件事按说我不是不应该知道的吗?怎么能传出去?”
    “谁说你真的知道了?这是你为了安定人心而传的假消息!”
    “哦~”
    范闲恍然大悟。
    他因为知道庆帝没事,却要装作不知道,因此本能地避免透露这样的消息。
    可事实上,他的确是当局者迷了。
    只要没有真正地接到关于庆帝的确切消息,那么,庆帝的生死便是个谜。
    太子他们可以造谣说庆帝已死,那么范闲当然也可以造谣说庆帝还活着。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只怕那些大臣也拿不定主意,不知道该信谁。
    不过这些就足够了。
    只要他们心中犹豫,未能确定庆帝已死,便已足够了。
    只要心中怀疑,众臣便不敢让太子立即登基。
    否则,万一庆帝真的安然回来了怎么办?
    到时候,他们这些支持太子登基的人,岂不全都成了叛逆,会被庆帝清算?
    因此,一定会有人提出,要让太子等一等,等确定庆帝的死讯无误之后,再让李承乾登基。
    而范闲他们,就是只需要等一等,拖一段时间便已足够了。
    事实上,这个计策实行得很顺利。
    庆帝在群臣中积威深重,众臣心中本就犯嘀咕,有了这一谣言,更不敢轻易做出决定了。
    于是,太子的登基大典上,有不少人提出异议,直接拖住了李承乾的登基仪式。
    只不过,想要真正地平叛,当然还是需要真刀真枪地大战一场才行。
    而这次,也终于轮到叶岚大放光彩了。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