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罪他。
再加上这段时间,范闲也确实憋了一肚子气。
于是,他便一股脑地将近来的烦心事说给了叶岚听。
自从范闲从北齐归来,查清了抱月楼的详细情况,便知道这抱月楼所造的孽远比他原先想的还要多。
于是,范闲径直将范思辙送去了北齐避祸。
这抱月楼的改造,也只是对那些已然身陷青楼的姑娘们将功补过罢了。
至于抱月楼其他牵涉的案子,范闲也逐一进行了弥补。
然后,范闲自然想到了老金的事,准备算一算捡蔬司坑害菜农的帐。
于是,刚刚接手监察院一处的范闲便直接拿捡蔬司开刀,带人查封了捡蔬司。
范闲知道,执掌捡蔬司的戴公公乃是二皇子李承泽的生母,淑妃娘娘的人。
故而,范闲干脆直接带着李承泽一同前往捡蔬司。
戴公公果然中计,以为范闲是想收些好处,便偷偷给了他一个信封。
接着,范闲竟然当众打开信封,向众人展示了里面的三千两银票,并最终收下了。
范闲如此明目张胆地收受贿赂,传出去后,自然引得都察院不少人弹劾他。
可范闲不但不上奏折自辩,反而写了“狺狺狂吠”四个字送给了都察院的御史们,讽刺他们是狗。
这自然让都察院的御史们集体破防,所有人一同弹劾范闲。
可范闲依旧不以为意,还有空把监察院中的邓子越收为心腹。
只不过,范闲虽不在意,却不代表这些御史们没有影响力。
最终事情越闹越大,连庆帝都不得不下旨让范闲来朝堂自辩。
可范闲有林相和陈萍萍这两大巨头庇护,自是安然渡过了这一难关。
范闲甚至还反将一军,通过陈萍萍提交了一份贪官名册,逼得左都御史赖名成不得不接下这一大案。
这份名册上所记载的官员,几乎全都与二皇子李承泽有着紧密的联系,李承泽自然明白这是范闲对他的回击。
意识到范闲巨大的破坏力,李承泽便想要和范闲握手言和,平息事端。
只可惜范闲这个人死脑筋,坚决拒绝了李承泽。
本来按照原本的剧情,被范闲拒绝之后,李承泽的报复便直接冲着抱月楼而去,直接让人打死了金家姑娘。
可如今,抱月楼已然成为了叶岚的产业,即便出事也与范家无关。
更何况有着叶岚这位大高手坐镇,李承泽也不敢让人直接到抱月楼行凶杀人。
因此,这一次金家姑娘逃过一劫,抱月楼自然也没有发生命案。
只不过,李承泽对范家的反击却绝不可能缺席。
于是,很快便有谣言传出,说范家与北齐有所勾结,范闲当初在北齐之时便与北齐圣女海棠朵朵关系暧昧。
甚至谣传范家早已暗中投靠了北齐,已经将范思辙暗中送往北齐作质子,以此来表示诚意。
这一无稽之谈却很快传遍了京城,朝野上下传得沸沸扬扬。
都察院的折子更是堆满了庆帝的桌案,全都是在弹劾范家父子。
范闲和范建干脆借口身体不适不上朝,拒绝见客。
李承泽看出他们是在装病,还故意找了一个信得过的太医上门为范家父子看病。
只不过范闲医术精湛,哪里是一个太医能够轻易揭穿的。
倒是都察院的赖名成为了查案,想借阅监察院一处的卷宗以供参考,竟亲自来到范家向范闲求助。
因为范闲名义上是在养病,并不富裕的赖名成甚至还特意买了一包红枣来给范闲补养身子。
可当赖名成看到范府豪华气派、富丽堂皇的院落,却怀疑范家父子严重贪腐,表示会到庆帝面前弹劾他们父子。
一边求人办事,还一边要弹劾人家,范闲都被他给气笑了。
不过范闲却打心底佩服这样的清官,便同意了赖名成借阅卷宗的请求。
两天后,赖名成看完卷宗,便正式上书弹劾了范家父子。
庆帝把文武百官都召集到了御书房,一起商议此事。
可没想到赖名成竟出乎意料地勇猛,参完范闲参范建,参完范家还要参二皇子。
庆帝无奈,下旨令李承泽禁足半年,罚范建和范闲半年的俸禄以儆效尤。
可赖名成竟然还不知足,接着弹劾监察院法度不明,要求把监察院的卷宗分别交给六部,让陈萍萍告老还乡。
这还不够,赖名成最终竟然还敢对庆帝贴脸开大,说他上梁不正下梁歪,是庆国真正的祸根。
庆帝怒极而笑,直接下令将赖名成杖毙。
范闲站出来试图求情,却被盛怒的庆帝下令让他监督行刑。
然后,范闲便亲眼看着赖名成,这样难得一见的清官在他面前被活活打死。
更令范闲伤心难过的是,陈萍萍告诉他,赖名成之所以会死,就是因为与他靠得太近了。
这让范闲不由地想起此前叶岚对他的提醒,说庆帝只会让他做一个孤臣。
见叶岚当初的话应验了,这才是范闲今天找来的真正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