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是被人给冒名顶替了!
而且经过详查那顶替杨万里之人的身份,范闲发现他竟然是太子李承乾的门生。
甚至这个名字他也有几分熟悉,原来这个名字之前就出现在李承乾给他的那份名单之上。
范闲咽不下这口气,誓要彻查这件事,还杨万里一个公道。
见此,王启年赶忙拦住他,甚至连邓子越都劝他三思。
如今范闲已经和二皇子李承泽是死对头了,现在怎么能得罪李承乾?
要知道,两线开战可是兵家大忌啊!
可范闲顾不了那么多了。
他曾经发誓要让这次春闱真正做到公平公正,就一定要说到做到!
范闲直接让邓子越带人查封了贡院,没有他的命令任何人不许放榜。
而后,范闲带着王启年直接赶奔东宫找李承乾理论。
见到太子李承乾,范闲开门见山说明了来意。
李承乾却非要范闲先欣赏一下他设计的女装。
可范闲现在哪有心情聊这些,只是胡乱应付了几句。
不过,他倒是有点好奇,李承乾这是在为谁设计这么多衣服。
难道太子李承乾有了意中人?
怎么他从来没听说过,甚至一点风声都没传出来。
李承乾却急忙转移话题,顾左右而言他。
他承认冒名顶替杨万里的人是他的门生,但却说自己对此毫不知情。
范闲猜到是李承泽从中作梗,想挑拨他和李承乾的关系。
李承乾不想善罢甘休,范闲也想把事情闹大,两人一拍即合,干脆一起去皇宫找庆帝告状。
另一边,二皇子李承泽得知范闲派人封了考试院,还叫上李承乾去皇宫告御状,便知大事不妙。
不过很快,李承泽就想明白了。
这可是件得罪人的事,越是深查,得罪的人也就越多。
所以,他反而很快想通了,任由他们查下去。
半路,李承乾也想明白了,觉得自己这一路是被范闲下了套。
范闲这不是在拿他当枪使吗?
李承乾一直想让范闲对付李承泽,自己在后面捡便宜。
可谁曾想,范闲也是这么想的。
事已至此,李承乾也退无可退了。
范闲和李承乾来到皇宫,很快就有公公来为他们引路。
此人便是新任捡蔬司主管太监洪竹。
这位洪竹心中却是对范闲充满了感激之情,这才提前来此为他们引路。
因为他能够做上捡蔬司的主管太监,全靠范闲把戴公公赶下台,他才能够得到重用。
不仅如此,洪竹甚至还猜到范闲此次进宫是为了给考生讨公道。
范闲不禁对眼前这个聪明伶俐、善解人意的洪竹另眼相看,心中更是起来结交的打算。
只不过,现在他有着更重要的事情。
范闲和李承乾刚进门就看到陈萍萍在给庆帝送历年春闱营私舞弊的卷宗。
李承乾迫不及待地向庆帝汇报有人冒名顶替杨万里还栽赃陷害他的事。
可庆帝却没空管这些,他要彻查历年来春闱营私舞弊案。
范闲便主动请缨彻查此事,对此,庆帝自然求之不得。
事实上,这当然是庆帝早就设计好的。
不然,怎么可能这么巧,范闲他们刚来就看到这一幕。
回去后,范闲让王启年负责修改榜单,把杨万里被顶替的位置改回去。
王启年以为只要把冒名顶替的人擦掉换上杨万里的名字就行,没想到范闲竟然让他重新抄录一份榜单。
王启年看着密密麻麻的名单,心里叫苦连天。
邓子越更是在一旁说风凉话,把王启年气得咬牙切齿。
可他又不敢违抗范闲的命令,只好硬着头皮一个字一个字地抄写,就怕写错一个字又得从头再来。
王启年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把榜单抄完,累得他腰酸背痛,范闲都忍不住调侃了他一番。
只不过范闲有一件事却是绞尽脑汁都想不明白,那就是,庆帝为什么要把春闱徇私舞弊案交给他来查。
王启年觉得庆帝是想把范闲培养成文坛领袖。
可范闲却觉得事情不是这么简单。
很快便到了春闱放榜的日子,考生们早早地来到贡院门前。
以往春闱都是礼部放榜,今年却换成了监察院。
考生们私下里议论纷纷,说得有模有样——杨万里被人冒名顶替,范闲亲自找庆帝告御状,为杨万里讨回公道,所以才推迟了放榜时间。
不一会儿,监察院的人把榜单挂了出来。
金榜题名的考生纷纷欢呼雀跃,落榜之人则扼腕叹息,捶胸顿足。
杨万里、侯季常、成佳林都金榜题名,只有史阐立名落孙山。
这自然让史阐立很是沮丧。
杨万里和侯季常对他好言相劝,鼓励他明年再考。
侯季常和杨万里商量着叫上成佳林一起去拜访范闲,史阐立也想一同前往。
但成佳林看榜时被人挤伤,不能下地,于是杨万里、侯季常和史阐立一起来到范府。
他们要拜范闲为师,愿为范闲效犬马之劳。
范闲乐呵呵地收下他们几个门生,“范门四子”自此就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