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陕县会师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将士的充实,苟政对于这支军队的掌控力也从事实上提升着。
    对于大部分部曲来说,生存依旧是其最主要也最基本的诉求,由于羯赵朝廷不留余地的迫害,他们襄聚起义,最终在时势的推动下,成为苟氏的部曲。
    但不管局势如何发展,“初衷”是没有根本性变化的,追随苟氏,更多是一种无奈下的选择,冀望于能够摆脱当下的危难处境。
    基于此,对苟军将士来说,自然是人数越多越好,实力越强越好,声势越大越好。陕县会师,对于这支以苟政为领导核心的全新军队来说,也从信心上获得了更多的鼓舞。
    比起苟政的那些战略分析,看得到、摸得着的军队、武器与粮食,才是真正能安抚人心的东西。而这一点,随着陈晃与孙万东二将率军而来,更加巩固了。
    “末将,孙万东(陈晃)参见将军!”陕县衙堂间,苟政召集会师后的第一场军事会议,便是迎接孙、陈二将的到来。
    “万东、文明,快快请起!”苟政显得十分高兴,也给予了充分的尊重,当着众将的面,下得主座,把二人扶起,然后拉着二人的手,将他们介绍给诸将:“诸君,这二位,孙万东,陈晃、陈文明,都是我义军豪杰,忠义之士。”
    对于孙、陈二将的到来,苟政本人欣喜之余,还有意外。因为在他率军东援之时,心中做好的最坏打算,除了救不了两位兄长,还包括孙、陈二将的背离。
    毕竟,在那么短暂的时间内,他实在没有多大的信心,能够将二人收服,让二者死心塌地的追随。从一开始,把两人安排在华阴与潼关,就有无奈的成分。
    因此,当期望很低,结果远高于预期之时,带来的喜悦感,也更加强烈。孙、陈二将,也用实际表现证明,如今这个世道,礼乐崩坏、仁义泯灭,但总还是有那么些人,坚守着基本的忠孝节义。
    堂间,苟政兴致勃勃地将孙、陈二人的出身、经历与能力介绍了一遍,尤其是孙万东,那破梁导、败赵军的战绩,可是实实在在的。
    只可惜,迎来的是苟部将士们审视乃至怀疑的目光,尤其是西归的部将们,他们经历的阵仗,可非孙万东在华阴的小打小闹所能比拟。
    梁导,庸才罢了;刘宁,早在起事之初,便是苟胜的手下败将。同时,石苞手下的赵军,比之石闵军,如何?这也值得拿出来说道?
    说起来,这还是自孙万东投效以来,第一次真正与苟氏接触,但首先感受到的,就是排斥与不信任。因此,即便苟政宽和以待,孙万东心里却格外不痛快,被引入座时,也轻轻地哼了一声。
    这一声轻哼,顿时引来不少人侧目,对其狂妄,如苟威、苟旦(列座会议的资格还是有的)者,更是面露不屑,目光不善。
    对堂间紧张而微妙的气氛,苟政似无所觉,轻轻一笑,问孙、陈二将道:“万东、文明,此番东来,带了多少兵马?”
    “禀将军,步骑两千人!”孙万东昂首挺胸,却不作话,而是陈晃,轻声禀道。
    闻之,苟政轻咦了一下,意味深长地指出:“以华阴、潼关二军的实力,当不止这两千兵才是!”
    对此问,孙万东终于开口了,轻描淡写地道:“不瞒将军,弘农县那边,仍有四千余众!”
    听此言,苟政面色依旧自然,但其他诸将可就不淡定了,甚至面面相觑,不住地以异样的目光打量着孙、陈二人。
    毕竟,倘其言属实,这估摸着算下来,二人部下兵力,可就与会师后的苟军相当了。或许从战力、凝聚力等各方面,会有差距,但军力与人数,可也是最实际的东西。
    而注意到一干苟氏部将的反应,孙万东的嘴角,终于勾起一道弧度,当然,在这浅浅的笑意中,还包含有少许的自得与不屑。
    就是苟政闻之,虽然面色如常,但打心里,也未尝没有生出些异样。不过,场面上,还是眉开眼笑的,拍股兴奋道:“有孙陈二部相助,何愁大事不成?对羯赵,我是信心倍增啊!”
    “将军谬赞,末将愧不敢当!”苟政给面子,孙万东也不能不要脸,因此抱拳以一种谦虚的口吻,道:“我等受将军感召而来,若能襄助成事,脱困得生,亦为一大快事!”
    “孙万东真豪杰也!”
    商业互吹一波,苟政这才将目光投到跟随孙、陈二人而来,立于堂间,未发一言的一名汉子身上。其人三十岁上下,马脸,一脸的横肉,几缕络腮胡子,看起来也是个粗人,但给人一种阴沉之感。
    “这是何人?”苟政淡淡地问道。
    闻问,孙万东起身介绍道:“将军,此人便是始平人马勖,当初华阴之会时,末将曾向将军提及过。马勖是三辅豪杰,月前,于始平聚众数千,反抗羯赵。
    奈何,实力不足,为长安石苞所破,部众溃散,东至华阴投靠末将。末将说以将军之故事,此番也愿东来,投效......”
    就在苟政东出潼关,经略弘农,又发兵援救两个兄长时,关内地区并不安宁。雍州这個被梁犊举事撩热的火釜,再度迸溅出火花的,正是这马勖。
    他在始平郡,聚众数千人,打着晋朝与抗羯的旗号,攻略郡县,杀害长吏。只可惜,实力孱弱,距离羯赵的核心统治区又太近。
    石苞虽然在面对梁犊义军之时屡屡受挫,但对付马勖,却显得游刃有余,得悉马勖之乱,只用了数日的时间,便发兵将之击破。
    由于马勖败得太快,当消息传至华阴时,正打算趁机向京兆“讨”点便宜的孙万东,也只能无奈放弃计划。最终,马勖只率的数十名部曲,逃到华阴,投奔孙万东。
    听完始平举事的过程以及马勖的经历,苟政眉头稍微皱了一下,然后扭头盯着马勖。
    马勖见状,立刻躬身长拜:“在下马勖,参见明公!”
    “不知‘马将军’(马勖起事之时,自号将军)此来,作何考量?”苟政冲马勖伸了伸手,平淡地问道。
    闻问,马勖表情肃然,郑重地拜道:“在下如今虽只数十部卒,但无一不是死里逃生的之勇士,无一不与羯赵仇深似海。
    今日所求者,不过复仇,如蒙明公不弃,愿率部曲效死!”
    听马勖这番堪称诚挚的表态,苟政审视了他一会儿,略作琢磨,脸上露出笑容,朗声道:“复仇也好,求生也罢,对抗羯赵,都需天下豪杰义士,共同努力。
    今义士来投,苟政岂有拒之门外的道理,‘马将军’若不觉得委屈,就暂居营中吧......”
    “多谢明公!”马勖再拜。
    不过,起身之后,却发现,堂间并无他这个“将军”坐的地儿,脸上闪过一抹尴尬,眼神中则浮现少许不满。当然,马勖可没有孙万东的底气,最后只能同堂间大部分部将一般,默默地站到孙万东的后面去。
    而在处置完马勖的事情后,苟政方才同诸将讨论起东西两个方向的敌情......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