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长生会(已修,四千字)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查看完整内容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三日后。
    一道圣旨通过驿站传遍大江南北。
    然而与过去几年的神都旨意不同。这道旨意一出,引得天下哗然,各方震动,且簇拥者众多。
    这是一道以“赵太祖”口吻传达的圣旨,后面附着三日前,水族与人族在武侯祠畔,最终商讨出来的那份“水陆盟约”。
    “凡我炎夏之民,谨遵奉诏。违者,朕与幽冥鬼神谴之。”最后,还盖着传国玉玺的大印。
    当这份文书通过印刷出版散布天下,各方心思转动,却又不敢有所妄动。
    赵太祖还能托梦传诏?
    有人信吗?
    尤其最后一句牵扯“幽冥鬼神“。
    鬼神之说如何验证?
    反正,各大世家与宗门,乃至朝廷官府是万万不信的。
    但天下百信相信!
    江南百姓更信!
    在江南武林撇开朝廷,拉着百姓按照“盟约”开始清理河道污水,朝廷一方的威权更显岌岌可危。
    咣当——
    神都大内。
    皇帝面色铁青看着下面人誊抄的太祖圣旨,狠狠将一块镇纸扔出去。
    “你们就给朕看这种东西?阴间死人传诏?为何一开始不把这东西拦截?还有,驿站竟敢在不通过官府的情况下自发传发?”
    “陛下。前朝以驿站晓令天下,那里的老兵俱是赵氏死忠。此事,必是诸葛虹所为。”
    一位臣子出列,激昂道:“如要掌控口舌,必行雷霆之势。请陛下调兵,臣愿亲自前往,铲除这些驿站老卒。”
    皇帝随意瞥了他一眼,默默把火气压下。
    驿站是一个大问题,自己不清楚吗?
    问题是,不能轻动。
    国朝的驿站,可不是前世隋唐时,尚不成气候的官府驿站。
    在国朝,赵家三帝体恤百姓,许民间利用驿站送信、传递货物,已有前世物流运输业的趋势。加上那些老兵在军营时,已被太祖、太宗教导识字。
    高深的学问没有,可简单读懂朝廷谕令公告,给其他不识字百姓讲解,那是万万没问题的。甚至有一些人手多、不繁忙的驿站,还在某种情况下充当教书识字的活计,进一步帮助赵氏将影响力渗透入基层。
    赵氏三帝在驿站这一方面,绝对舍得花钱。
    尤其在杨玉提议下,驿站(官府)对各大商行进行运输保护。由官府背书,方便各地货物流通,反而为朝廷赢得大笔商税。
    而赵氏被各大世家抵触,也有部分缘由在此。
    绕过世家,影响力渗透各地,这是世家最忌讳的。
    赵家天子最得民心,如何会依赖世家治理天下?
    另一位大臣马上跳出来:“王大人,你要再度开启国朝与武林的纷争吗?昔太宗慈令,武林人士可于部分驿站往来投宿。驿站与武林人士关系紧密。我等清理驿站体系,势必惹来武林人士干预。”
    最初开口的大臣面色一变,默默退回去。
    武林宗师,这是当今国朝无法避免的大问题。
    顶尖力量不足,无法对武林形成震慑。反倒是朝廷这边束手束脚,各种事情都不敢乱来。
    这就是得位不正带来的弊病!右相冷眼旁观,看得一清二楚。
    驿站是个不得不清理的大麻烦,董氏如何不明白?
    但南方因临川王一系在,那边的驿站网络根本不归董家管。
    加上太后陛下暗中支持驿站,不断贴补输血,让驿站特意维系经营。
    前头,董家老皇帝虽然想要清理北方驿邮体系。但却受到诸世家、门派的重重阻力,最终不了了之。
    驿站,唯有连接起来才能赚钱。当年临川王放话,若北方驿邮体系被清理更换,南方便自成一系,再不与北方贸易往来。为此受损的,首当其冲便是各大世家利益。江南世家也好,中原世家也罢,哪边肯忍?
    而且,让驿站归于董氏。世家岂非又要回到昔年赵氏威压天下的格局?
    通过老卒、武者,赵氏绕开世家,直接深入基层,是世家们最抵触的行径。
    右相暗道:得国不正,无法挺直腰板反抗世家。更无法收拢南方人心,不得一众开国老兵拥护。这董家江山,怕是没几年了。
    想到诸葛虹正大光明以“赵太祖”名义下令,右相心中一片热切。
    是啊,还真没人敢往这方面想。
    死人的诏书就不是诏书了?
    甭管你们信不信,只要我们信了。
    那这份诏书就管用!
    你要否认,认为幽冥不存在鬼神。那么我们就弄出一些天谴异象,动摇董氏的合法性。
    谁让你们是逼女禅位,非要承认老赵家的法统呢?
    既然承认了,那赵太祖就是赵、董两家不得不尊的帝统来源。
    虽然和杨玉、诸葛虹等人没有沟通,但右相已经琢磨出那边“扯虎皮”的用意。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查看完整内容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