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 将他赶出重山关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八年前外出走商的时候不幸遇难,留下他们孤儿寡母。
    为了保住甄家的产业,甄杨氏不得不抛头露面,挑起甄家的大梁。
    也幸好她有个儿子,才没有让人吃绝户。
    其实平远甄氏是平远省的一个很大的豪族,其支脉几乎遍布平远省的所有州府,可以说是平远省第一大族。
    甄杨氏代表的只是平远甄氏一个很小的支脉而已,准确点说甄杨氏代表的应该是延州甄家。
    而甄杨氏能守住家产还要多亏了腾龙卫,当初腾龙卫刚刚发展海贸,吸引了不少商家过去,其中就包含甄杨氏。
    那时候她的夫君刚刚遇难,不少族人都在觊觎她们孤儿寡母的家产,为了摆脱族人的觊觎,她不得不拿出大半家产给了嫡脉,以保家中幼子的安全。
    虽然有嫡脉的庇护,那些族人不敢再对她们孤儿寡母明抢,但是依然有不少人想要谋夺她们剩下的家产。
    有人想娶她,有人想将她的儿子过继,有人想败坏她的名声,总之各种阴损的手段落在了她的身上,让她疲于应对。
    为此,她不得不先离开了延州,正好那时候腾龙卫需要大量的商户,而她便在腾龙卫买了一套院子,在腾龙卫做起来生意。
    虽然明面上,腾龙卫并没有将这些商户收入麾下,但实则腾龙卫给这些商户提供了不少庇护和便利。
    甄杨氏正是借着腾龙卫的庇护才过上了安稳的日子,而甄杨氏也是一个奇女子,做起生意来一点也不比那些男人差。
    短短五年,甄杨氏就在腾龙卫赚到了数十万两银子,买了海船,建了船队,让延州甄氏成为了腾龙卫内名列前茅的商户。
    有了银子,就能雇佣更多的人手,雇佣大量的武者,就能保证自己的安全。
    所以在杨正山出征庆华府的时候,甄杨氏又带着儿子回到了延州,自那以后再也没有人敢觊觎她的家业。
    所以她对腾龙卫,对杨正山怀有感恩之心,杨正山只是拿出一张纸,她就奉上了五万两白银。
    杨正山穿着一身宽松的青色长衫,背着双手走入大堂,堂中几人连忙起身拜道:「见过侯爷!」
    杨正山笑意盈盈的点点头,说道:「诸位都是熟人,不用客套,坐下说!」
    「谢侯爷!」
    几人等杨正山在主位坐下,这才落座。
    杨正山浅尝了一口茶水,正准备开口说事,一名亲随突然来到他身边,低声耳语道:「侯爷,张岁年在门外求见!」
    张岁年就是靖安张家的家主。
    杨正山自然知道张岁年为何而来。
    还能为了什麽,肯定是为了张家的生意。
    这段时间张家可是受尽了苦难,船队出海后再也没有回来,腾龙卫的商铺和宅院全部被卫司衙门徵用。
    乌重辙毫不掩饰的展示出想要弄死张家的意思。
    而靖安张家因此损失惨重,几乎是一夜回到解放前。
    他们在腾龙卫经营数年的产业全部折损进去了,现在只剩下靖安府的产业。
    可若是没有腾龙卫的支持,他们在靖安府的产业也很难维持下去。
    腾龙卫的手是伸不进靖安府去,可是只要乌重辙一句话,靖安府的商户就会将张家挤死,甚至乌重辙都不需要说话,只是表达一下态度即可。
    而现在乌重辙已经表明了态度,所以张家也就处于生死存亡之际。
    至于乌重辙为何这麽做,其实也不难理解。
    腾龙卫虽然分为了四卫,但现在依然是一体,而杨正山将卫城交给了他,他自然要守住卫城的繁荣。
    结果呢!
    他刚刚上任,靖安张家就转而投靠了辽东船舶司,若是他不管不顾,那腾龙卫的其他商户是不是也会跟着靖安张家去投靠辽东船舶司?
    而一旦商户都去了辽安,那腾龙卫的繁荣还如何持续下去?
    所以为了腾龙卫,乌重辙必须要杀鸡儆猴。
    这不只是他的态度,也是余通海,韩承丶张元武的态度。
    至于这样做会不会显得他心狠手辣!
    别开玩笑了。
    乌重辙从来都不是善人。
    不只是他,余通海丶韩承丶张元武等,还有谢渊丶宋大山等人,哪个不是杀人如麻的战场杀神,说他们心狠手辣,那都是赞扬他们。
    别看他们一个个在杨正山面前表现的毕恭毕敬,言听计从,实际上这一个个可都是如凶神一般的人物。
    「将他赶出重山关。」杨正山淡淡的说道。
    张岁年的脑子真的不好,他难道以为自己这个靖安侯是谁想见就能见的?
    破家的县令,灭门的府尹。
    在重山镇,杨正山敢灭知府和县令的门。
    一个商户,真不值得杨正山放在心上。
    他与人为善,从来都没有看不起商户,但是张家这样不知好歹的商户,他也不会惯着。
    「喏!」亲随应了一声,便退出了大堂。
    堂中几人相视一眼,屏气凝神不敢多问。
    能坐在这里,就证明他们的脑子是好的,脑子不好的那个此时正被人捂着嘴扔出了重山关。
    「诸位,今日请诸位来是本侯想跟诸位做一笔生意!」杨正山笑呵呵的开口说道。
    「侯爷愿意照顾我等,是我等的福分!」王振泽一脸献媚的说道。
    上次发行债票,杨正山也说要给他们做生意。
    当时他们之中也有人不看好债票,不过后来他们发现这债票居然是个好东西,很受重山关内的官吏和将士们欢迎。
    甚至有人愿意加钱收购,最高的能加一成。
    为此,他们还后悔当时没有多买一些债票。
    几天的功夫,一转手就能赚一成的利润,而且没有任何成本,也没有任何风险,这麽好的买卖他们居然错过了,他们能不后悔吗?
    现在杨正山又要跟他们做生意,他们立即打起精神来,等着杨正山的生意。
    杨正山笑了笑,朝着门外喊道:「搬进来吧!」
    尔后,几名亲随就将一件件玻璃摆件搬进了大堂。
    看着一件件精美的玻璃摆件,王振泽等人皆露出了惊愕的神色。
    杨正山没有理会他们的惊愕,随手拿起一件尺长的镇纸。
    这件镇纸通体晶莹,几乎没有任何瑕疵,表面有梅花的图案,且还有一首诗。
    「这是玻璃制品,镇纸丶水盂,笔筒,笔架,笔洗,花瓶,摆件等等!」
    杨正山用镇纸指着一件件玻璃制品,笑呵呵的说道:「我手中的这件镇纸,一对只需八十两银子,这笔洗四十两,这花瓶有点大,就六十两吧,这笔架比较复杂,一百二十两不过分吧。」
    「还有这些摆件,大的七八百两,小的三五十两!」
    「诸位,你们觉得这笔买卖能不能做?」
    他没有卖关子,而是直接说价格。
    目前玻璃制品的定价是按照制作的难易程度来定价的。
    其中摆件制作难度最大,因为摆件的都是一些佛像丶观音像丶瑞兽之类的物件,制作起来相对要精细一些。
    而如镇纸这东西,内部没有任何花哨,只有表面有图案,而且也没有颜色,完全可以用模具压制。
    (本章完)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