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马蹄踩踏起的雨水,溅射至路边。
路上没有行人。
可挥着鞭子的驿使依旧扯着嗓子喊了起来:“捕鱼儿海大捷!”
雨水哒哒,更欢快了。
一队驿使逼近北平,战马勒停下来。
千户周赞抬起头,脸上满是雨水,一双眼在闪电之下显得格外冰冷,沉声道:“兄弟们,按理说,报捷驿使,不抵金陵不该入城。”
“可这雨太大,道路不清,一旦伤了百姓或走错了路,摔到了沟渠里,反而耽误事,不妨去北平,见过镇国公再说。”
百户葛穆看向周赞:“......
夜色渐深,顾正臣独自坐在火器司主帐之中,案上烛火摇曳,映照着他略显疲惫的面容。他手中握着一封密信,信是方孝孺所写,言辞恳切,提醒他兵部之中已有动作,蓝玉正暗中串联冯胜、傅友德等人,欲联合上奏,请求皇帝收回火器司之权,由兵部统一管理。
顾正臣缓缓将信折起,放入袖中,心中却早已波澜不惊。他早已料到蓝玉不会善罢甘休,如今兵权虽未直接掌控于他,但火器司已归他统辖,若蓝玉贸然出手,便是违抗圣旨,届时皇帝震怒,蓝玉也难以全身而退。
但顾正臣清楚,蓝玉并非莽撞之人,若真要动他,必然早已布下后手,甚至可能已在军中安插眼线,试图从内部瓦解火器司。他必须早做准备。
他站起身,缓步走出主帐,夜风呼啸,吹得帐前旗帜猎猎作响。远处,工匠们仍在忙碌,火器司的灯火如繁星点点,映照出一片繁忙景象。
“大人。”亲兵低声禀报,“沈尚书派人送来新一批火药与铜铁,已入库。”
顾正臣点头:“很好。”
他望向远方,心中已有决断。
翌日清晨,顾正臣召集火器司主事、工匠与火器兵统领,于大帐之中议事。
“诸位。”顾正臣神色肃然,“火器司虽已归我统辖,然朝中诸臣对我颇多敌意,尤其兵部蓝玉,已暗中串联冯胜、傅友德等人,欲夺我权。我知诸位皆忠于火器司,若有人愿随我共进退,我顾正臣定不负诸位。”
众人皆肃然站立,齐声应道:“愿随大人共进退!”
顾正臣满意点头,随即道:“今日起,火器司加强戒备,所有工匠不得随意出入,火药、火铳、火炮皆严加看管。另,火器兵每日训练不得少于六个时辰,务必在最短时间内形成战力。”
主事之一的张成拱手道:“大人,若朝廷真要夺权,我们该如何应对?”
顾正臣目光一凝,缓缓道:“若朝廷真要收回火器司,我自会上奏陛下,说明利害。但若有人私下妄动,意图破坏火器司,我必以雷霆手段镇压,绝不手软。”
此言一出,众人心中皆是一凛。
议事结束后,顾正臣亲自巡视火器司各处,确保一切井然有序。他深知,火器司虽归他统辖,但真正掌控火器司,还需时间与实力。
午后,方孝孺来访,神色凝重。
“顾兄,兵部已开始动作。”方孝孺低声道,“蓝玉已联合冯胜、傅友德,准备上奏陛下,请求将火器司重新归兵部统辖,理由是‘火器乃军械,理应由兵部掌控’。”
顾正臣冷笑:“果然如此。”
方孝孺皱眉:“陛下若准奏,你便彻底失去火器司。”
顾正臣缓缓道:“我已有应对之策。”
他取出一封早已写好的奏折,递给方孝孺:“你帮我递入宫中,务必今日之内呈至陛下案前。”
方孝孺接过奏折,打开一看,脸色微变。
奏折中,顾正臣不仅详细陈述了火器司的重要性,还提出若兵部欲夺权,便是破坏军制改革,动摇边疆稳定。更关键的是,他在奏折中提及火器司已研制出新型火铳与火炮,并可随时演示,以证明火器之威力。
“你打算在陛下面前演示火器?”方孝孺低声道。
顾正臣点头:“若不展示火器之利,朝中诸臣便不会信服。唯有让陛下亲眼所见,才能真正稳固火器司。”
方孝孺沉思片刻,郑重道:“好,我即刻入宫。”
顾正臣望着他离去的背影,目光坚定。
三日后,皇宫奉天殿,皇帝召见顾正臣与蓝玉等人,当面议定火器司归属。
朱元璋端坐龙椅之上,目光如炬,扫视众人。
“顾正臣,你昨日所奏,朕已细阅。”朱元璋缓缓道,“你言火器司已研制出新式火铳与火炮,可随时演示?”
顾正臣上前一步,拱手道:“回陛下,火器司已研制出新型火铳,射程更远,威力更强,且不易受风雨影响。臣愿当场演示,以证其效。”
朱元璋微微颔首:“好,朕便准你当场演示。”
蓝玉冷笑道:“顾大人,若火器真如你所言,我自然无话可说。但若只是虚张声势,陛下岂能容你欺瞒?”
顾正臣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