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五百一十章 没钱没粮,徭役百万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马政是一种对民不利,却不得不为之的事。
    对于马户来说,捞不到什么好处,却承担了巨大风险,一旦马出了问题,还需要背锅。
    锅太沉,容易压死人。
    方克勤等人也清楚这些,虽说山东、北平、河南等地的马政问题并不突出,但马政对于应天府、江浙、凤阳等地来说,确实是许多百姓肩膀上的一座山。
    以前不是没爆出过问题来,马受伤了生病了,需要百姓赔,马死了,需要百姓赔,马没生出小马驹来,还需要百姓赔,甚至秋天官员还需要检......
    赵文远送走林文昭与朱承志后,独自立于书院后院,望着夜色下的松柏,心中思绪万千。书院之志虽已确立,然他深知,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旧族势力虽受挫,但并未真正退场,朝堂之上,仍有不少权臣对书院之士心存戒心。若书院之士欲真正立足天下,仍需经历更多风雨。
    他缓缓踱步,思索着书院未来的方向。自“见习官”制度推行以来,书院学子于地方官府中历练政务,已初见成效。然赵文远深知,若书院欲真正培养出治国安邦之才,仅靠政务实务之教学,仍显不足。他需为书院学子谋划更深远的前程,使其不仅能通实务,更能深研经义,洞察时局,于朝堂之上立足,于百姓之中施政。
    翌日清晨,赵文远召集书院诸生,于讲堂之中,宣布一项新举措:“诸位,书院之志,非仅为出仕,而是为天下培养真正能治国安邦之才。若书院之士能于地方施以仁政,书院之志方能真正立足。然若仅通实务而不知经义,便如无根之木,难成栋梁。自今日起,书院将增设‘经义策问’课程,诸生需于每月撰写一篇策问,探讨政务、民生、律法、兵事等实际问题,务求经义与实务并重。”
    此言一出,讲堂之中顿时议论纷纷。周世昌起身道:“先生所言极是。若书院之士仅通实务而不知经义,便难于朝堂之上立足。若能以经义为根基,实务为枝叶,书院之士方可真正为天下百姓谋福。”
    李德明亦道:“学生亦以为,经义与实务并重,方能真正培养出治国安邦之才。若书院之士皆能以经义立身,以实务为政,便能真正立足天下。”
    赵文远点头道:“书院之士,若欲真正立足天下,便须以经义为根基,以实务为枝叶。若仅通实务而不知经义,便如无根之木,难成栋梁。若仅通经义而不知实务,便如纸上谈兵,难成大器。”
    林文昭与朱承志亦于讲堂之中,听闻此言,皆感心中一震。林文昭道:“先生所言,正合书院之志。书院之士,若欲真正立足天下,便须务本,务民之本,务治之本。”
    朱承志亦道:“书院之士,若能以务本为志,便能真正为天下百姓谋福,而非仅为出仕之名。”
    赵文远听闻此言,心中甚是欣慰,道:“尔等所言,皆合书院之志。书院之士,若能务本,便能真正为天下百姓谋福。”
    自此之后,书院之中,诸生皆以经义与实务并重,或研习律法,或研究农桑,或习练兵法,皆以实学为重。书院之士,亦因此而愈发受到朝廷重用,皆能于地方施以仁政,使百姓安居乐业。
    然赵文远心中仍存隐忧,他知书院之志虽已确立,然旧族势力未消,朝廷之中亦有诸多权臣对书院之士心存戒心。若书院之士欲真正立足天下,仍需经历更多风雨。
    一日,赵文远于书院后院静坐,思索书院之未来。林文昭与朱承志步入院中,见赵文远神情凝重,便上前拜见。
    “先生,书院之志已立,诸生亦皆勤勉苦读,为何先生仍面带忧色?”林文昭问道。
    赵文远缓缓道:“书院之志虽已确立,然旧族势力未消,朝廷之中亦有诸多权臣对书院之士心存戒心。若书院之士欲真正立足天下,仍需经历更多风雨。”
    朱承志沉思片刻,道:“学生以为,书院之士若欲真正立足天下,便须有真正的治国之才涌现。若书院能培养出真正的宰辅之才,便可真正影响朝局,使书院之志稳固。”
    赵文远点头道:“此言有理。书院之士,若欲真正立足天下,便须有真正的治国之才。若书院能培养出真正的宰辅之才,便可真正影响朝局,使书院之志稳固。”
    林文昭亦道:“学生愿为书院培养治国之才尽绵薄之力。”
    赵文远望着远方,心中默念:“书院之志,若欲真正立足天下,便须以才学服人,以治道立身。书院诸生,必将不负此志。”
    夜色渐深,书院之中灯火通明,书声琅琅,诸生仍在勤勉苦读,务求以才学服人,以治道立身。书院之志,虽历经风雨,然终未倒。今日书院之士,已可真正立足天下。
    数月之后,书院之士在地方政务中表现愈发出色,不仅通晓吏治,更善于处理民情,施政有方。朝廷之中,对书院之士的赞誉之声渐起,许多大臣亦开始主动举荐书院学子入仕。
    然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