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出路,岂非被其所夺?”
众人皆点头,皆知书院之志若真能立足,将来朝廷用人之道必将大变。旧族门阀之子弟,若无真才实学,恐将难入仕途。
“此事,不可不防。”张敬之冷声道,“我等须早作应对,不可令书院在京中立足。”
于是,张敬之等人开始密谋,欲借书院分院之设,再次上奏弹劾赵文远,指控其“私设书院,图谋不轨”,并称书院贡士之策为“僭越祖制”,应予废除。
赵文远虽未明言,然已察觉张敬之等人之动向。他知,若无应对之策,书院分院恐难立足,书院之志亦将再度陷入危机。
“书院之志,若欲真正立足天下,便须有朝廷之明旨支持。”赵文远对沈文渊言道,“若陛下能明诏书院分院之设为朝廷所允,书院之志方可稳固。”
沈文渊点头道:“此事,可借翰林院之力,上奏陛下,言书院分院之设,实为朝廷培养才学之士,非为挑战旧制。”
赵文远遂命人起草奏章,并请沈文渊、王仲文等翰林学士联名上奏,陈述书院分院之设,实为朝廷选拔真正才学之士,亦可为寒门子弟提供求学之机。
奏章呈上后,天子沉思良久,召赵文远入宫问对。
“书院分院之设,朕亦有所听闻。”皇帝缓缓开口,“朕知书院之志,为寒门子弟争一席之地,然朝廷旧制不可轻废。若书院之志真能培养出才学之士,朕亦可允其设于京中。”
赵文远闻言,心中一松,立即跪地谢恩:“臣谢陛下恩准。”
皇帝又道:“然书院分院之设,须由礼部审核,翰林院监督,确保其讲学内容合乎朝廷典章,不可妄议朝政,亦不可挑战祖制。”
赵文远拱手道:“臣谨遵圣旨。”
此事既定,书院分院之设终得朝廷允准。张敬之等人虽欲再行弹劾,然天子已下旨,众臣亦无可奈何。
书院分院在京中正式设立,学子人数逐渐增多,讲学之风愈盛。翰林院、礼部、国子监等衙门亦有学士、官员前来讲学,使书院分院之学术氛围愈加浓厚。
书院本部之中,林文昭与朱承志亦加紧讲学,力求培养更多才学之士,以应对未来之变。
“书院之志,若欲真正立足天下,便须有真正之才学之士涌现。”林文昭对学子们言道,“诸位若能真正掌握经义、策问、治世之道,将来必可立于朝堂之上,为陛下效忠。”
朱承志亦道:“书院之志,虽经风雨,然终未倒。若诸位能奋发图强,书院之志必可真正立足天下。”
书院之中,学子们皆奋发图强,晨起诵读,夜深不息,皆以才学为志,以书院之志为己任。
夜色深沉,山风拂面,书院之中,灯火通明,学子们仍在奋笔疾书,书写着属于他们的未来。
书院之志,虽仍处风口浪尖,然已如星火燎原,照亮天下。